-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影像诊断手册———神经系统分册
主 编 冯晓源
副主编 耿道颖 李明华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丛书编委会
总 主 编 冯晓源
副总主编 陈克敏 杨世埙 叶剑定 张国桢
编 委 耿道颖 李明华 李 克 刘士远
学术秘书 梁宗辉
神经系统分册编委会
主 编 冯晓源
副主编 耿道颖 李明华
编写者(以姓氏笔画为序)
冯晓源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放射科 教授,博士生导师
卢又燃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放射科 硕士
孙华平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放射科 博士
朱 珍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放射科 主治医师
余 俊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放射科 副教授
李明华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放射科 教授,博士生导师
李郁欣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放射科 硕士
陈 爽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放射科 副教授
姚振威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放射科 副教授
姜兴岳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放射科 硕士
耿道颖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放射科 教授,博士生导师
梁宗辉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放射科 主治医师
潘玉萍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放射科 副教授
黎 元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放射科 副教授
前言
近 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影像医学的发展
30
大大超过了我们的想像。从CT 和MRI 的发明,到数字化
技术首先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影像医学在医疗卫生事业
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由于CT 和MRI 技术的迅
速发展,医学院的有关教科书和大型的相关参考书纷纷
出版,从原理到应用,有丛书,有图谱,纷至沓来,百花齐
放。但是,是否可以将这些重要的技术及其在临床上的
应用以简要的形式向广大的临床医师传播?以手册的形
式介绍全身各系统疾病的简要图谱和诊断要点?为此,
上海各大医院工作在第一线的放射学界的部分学者贡献
了他们的资料、时间和智慧,编写了这套影像诊断手册。
其目的是让影像科医生和各相关临床科室的医生以及
研究生和医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掌握常见病的
诊断要点和相关影像表现,解决临床工作中所面临的影
像诊断问题。有助于 CT 和MRI 知识的进一步普及和
提高。
本手册共分4 个分册,它们是神经系统分册、胸部
分册、腹部分册和骨骼四肢分册。各分册的编排方式
都比较统一,重点介绍临床工作中的常见疾病,从病
理、临床及影像学等方面简明扼要总结每种疾病的特
点,结合CT 和MRI 新技术及新进展,且每种疾病都有
精致的图片和简洁的诊断要点。这些疾病的诊断关键
点都是编写者长期经验积累的介绍,有的甚至是经验
教训的总结。
本手册以普及和提高临床医学工作者在CT 和MRI
使用方面的水平为目的,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实用性强。
适用于影像科医生和各相关临床科室的医生以及研究生
和医学生。手册中以疾病为索引,方便查找;以图像为示
例,利于对照。文字力求简要,结论力求明确,使读者在
使用时有清晰明快和查阅方便的感觉。
限于编者的水平,手册中难免有疏漏和不妥之处,敬
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便于我们在再版时修正。
冯晓源
2004 6 10
年 月 日
序
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带动了医学影像设备的更
新。CT 和MRI 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其在临床的广泛应用,
极大地丰富和改善了影像学诊断手段和方法,不但提高
了医学影像的诊断水平,能更早、更准确地发现病变,也
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评价治疗效果提供帮助,并带动影
像学从形态学诊断向功能状态和代谢水平的诊断发展,
且开辟了分子影像学等全新的领域。
如何使我国的影像学能够适应发展的潮流,如何更
好地为人民服务,是摆在每一个影像医学工作者面前的
重要课题。在老一辈放射学家的带动下,我国的影像医
学取得长足进步,在国际上的地位也日渐提高。一批水
平卓越的专著,成为广大放射医生的必备参考书,也为提
高我国的诊断水平做出了应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