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第1章
绪 论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选题 的背景
地方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绩效评价是一个 国际公认 的难题 。绩效
评价作为一种评价和改进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绩效 的治理工具,引起
了世界各国政府的普遍关注,已成为现代公共管理研究的前沿课题 。
西方国家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绩效评价受到广泛重视和推广,
但仍然处在襁褓时期。
世纪 年代末 年代初 以来 ,为 了应对经济全球化 的猛烈
冲击 、国内环境 的巨大变化 ,进而走 出政府财政危机 、管理危机和
信任危机的困境 ,伴随着风起云涌的 “新公共管理运动”,特别是 由
于高层领导人的大力支持和积极推动 ,英 国、美 国、欧洲大陆国家、
澳大利亚 、新西兰和 日本等 国相继掀起 了政府管理创新浪潮 。尽管
各 国政府管理创新 的起 因、议程 、战略、策略 以及创新 的范 围、规
模 、力度各有千秋 ,但都有一个共 同的基本取 向,即在公共部 门引
入市场竞争机制 ,运用商业管理 的理论 、方法和技术来提高公共部
门管理水平及公共服务质量和绩效 。绩效评价得到 了极大 的重视和
推广 ,以至西方学术界惊 呼 :现代 “评价 国家 ”正在取代传 统 的
“行政 国家 ”。
值得注意的是,在西方国家, “尽管人们对完善绩效评价越来越
重视,但从 目前的结果来看 ,绩效测量仍然处在襁褓时期”, “绩效
测量在政府部 门的使用是一种例外 ,而不是常态 ,我们还有 巨大的
潜力实施系统化 的绩效测量 、控制和报告制度 ,通过将绩效信息整
合到政策和管理过程中去,从而提高政府绩效的责任性和回应性。”
我 国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绩效评价还处于初始阶段 ,具有半
自发性、盲 目性和随意性等特征。
绩效评价在企业部 门已逐渐形成了一整套 比较科学的测评体系 。
近年来 ,特别是随着公务员制度 的深入实施和 岗位责任制 的深入推
行,我国公务员考核已趋 向普遍化、经常化和规范化。 年 月
初到 年 月 中旬 ,拥有 多万人 口的特大城市沈阳举行了大
规模 的市 民评议政府活动 (见 年 月 日 《环球时报 》)。据
说 ,还有一些城市也将开展市 民 (公 民)对政府活动进行评议 的活
动 ,有些公共服务部门,也将通过公民评议来评价公共服务的绩效,
从而充分体现公共服务部 门为人 民服务的精神 ,促进公共服务绩效
的提高。早在 年 ,福建省漳州市率先启动机关效能建设试点工
程 ,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年 ,福建全省全面铺开机关效能
建设 。机关效能建设从建构行政投诉 中心发端 ,历经政务公开 、政
府审批制度改革 、全面清理法规文件 、政务超市等发展阶段 。机关
效能建设从理顺政府与社会 、与公民的关系 中寻求行政发展 ,以提
高服务质量为核心 ,以公民满意为标准 ,以建构服务性政府作为基
本导 向。机关效能建设实际上就是公共部 门绩效管理 ,或者说 ,就
是富有中国特色的新公共管理运动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 年 月
日在十届全 国人大第二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要弘扬求
真务实 的精神 ,树立科学 的发展观和正确 的政绩观 。这为科学评价
领导干部绩效和准确评价公共部 门业绩提出了总的指导思想。
我国公共部 门和公共事业管理绩效评价还处于初始阶段 , “还处
在 原 始 的手 工 业 水 平 上 ”,具 有“半 自发 性 ”、“盲 目性 ”、“随 意 性 ”、
“单 向性 ”、“消 极 被 动 性 ”和“封 闭神 秘 性 ”等 特 征 ,还存在许多
必须解决的重大 问题:
①地方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绩效评价 尚未形成制度 。发达 国家 已
将绩效评价作为政府机构 的法定要求 ,并建立 、健全 了相应 的评价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