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智慧及其现代启示.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国学智慧及其现代启示

开场 改革开放30年,人富裕了,但人心出问题啦!人格出问题啦!高科技、高感性。 你幸福吗?你爱国吗? 人格三层次:个体的社会生成和塑造,社会自我。 (1)道德人格 (2)人的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 (3)人格独立、人格平等、人格尊严 面具,做人要戴面具,面具代表你有各种能力,扮演不同角色。林黛玉与薛宝钗 国学中可资借鉴的人格培育资源:中国固有的学术。 以儒做人——儒可治国——儒入世 以道养生——道可治身——道隐世 以禅洗心——佛可治心——佛超世 续接国学传统:台湾、香港、新加坡、韩国、德国、中国大陆。 西方人十分强调认知和社会关系对智慧的重要性,中国人除了认同这一点,还十分注重性格修养,包括意志品质、处世哲学、为人之道、情绪、情感调控等,将这些方面作为一个基本维度……对智慧的理解,可能西方文化比较倾向于过程或能力,而东方文化则较强调整体素质。 儒家智慧及其现代启示 儒家的最高理想人格(圣人) 儒家的现实理想人格(君子) 儒家反对的现实人格(小人) 孔子认为圣人是能够“博施于人而能济众”的人,以此为标准来衡量,即使尧舜也感到忧愁。 但也很难!至于孔子自己,更不敢以圣自居:“若圣与仁,则吾岂敢。”圣人做不成,至少做君子。 孔子说:“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 ” 庄子讲孝六层次(《庄子·天运》) : 1.(以敬孝易)用恭敬来孝 2.(以爱孝难)用爱心来孝 3.(以忘亲难)行孝要忘记双亲 4.(使亲忘我难)行孝让双亲忘记自己是子女 5.(兼忘天下难)行孝忘记天下人的存在。 6.(使天下兼忘我难)天下根本忘记我在行孝 这件事。 佛教讲孝 小孝、中孝、大孝 为什么都认同?鳝鱼故事。 实验:她---他 他—她 父母—子女 一定会 一定不会 可能会 A10%; B10%; C 80% A30%; B30%; C40% 第二,“修身以安人”、“修身以安百姓”。德披天下,安世济民,爱民、惠民、利民、富民。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取物不尽物 孔子十分珍惜動物,主張「釣而不綱 、弋 不射宿。」 刳 ku胎殺夭 (剖挖母胎,殘害幼體),則麒麟不至郊;竭澤涸he漁,則蛟龍不合陰陽;覆巢毀卵,則鳳凰不翔。」 取物以順時 儒家根据動植物依「時」(季節)变化而发育生長的生态規律,主張「取物以順時」的环保思想。 曾子援引孔子的話,指出:「断一樹,殺一兽,不以其時,非孝也。」 儒家智慧的现代启示: 1.尊师重教。 教师作为人师,春风风人,秋雨雨人。每位教师应该去感受他们的人格魅力。其身正,不令则行;不正虽令不行。 2.因材施教。 3.有教无类。 4.会用人。论语+算盘。 清代高僧省庵大师《中国古代八苦诗》: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长久苦、求不得苦、放不下苦。 因人的灵魂不灭,因业因(善业、恶业)不同,死后要相应地六种道转生,循环不息: 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阿修罗道-人间道-天上道 六道轮回是众生轮回之道途。六道可分为三善道和三恶道。三善道为天、人、阿修罗; 三恶道为畜生、饿鬼、地狱。但阿修罗虽为善道,因德不及天,故曰非天;以其苦道,尚甚于人,故有时被列入三恶道中,合称为四恶道。佛教相信,任何人若遵守五戒,可得六根整然人身。若在五戒上,再加行十善,即可升到天界。 2.空: 所谓苦海无边。为什么苦?苦的本原在于欲。只有斩断这欲才能解脱。这解脱的境界,佛家称之涅槃。(寂灭、灭度、圆寂、无为、安乐),佛家求证的最高境界。(人生是苦,万法皆空) 明代嘉靖莲池大师《七笔勾》:五色金章一笔勾 ;鱼水夫妻一笔勾 ;贵子兰孙一笔勾 ;富贵功名一笔勾 ;家舍田园一笔勾 ;盖世文章一笔勾 ;风月情怀一笔勾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 苦修:说现世不值得眷恋,只说无常还不够,还需要一切无,一切空。即“五蕴皆空”(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目的是求解脱,永离苦海,最高解脱是成为佛。其次菩萨。小乘已解脱而不度人的是罗汉,大乘是已解脱而兼度人的是菩萨,不只利己,还利他。涅槃(不生不灭)(一切诸法,本性空寂) 佛教基本理论: 四法印(缘起性空): 诸法无我、诸行无常、诸行皆苦、涅槃静寂 四圣谛: 苦谛:八种苦恼; 集谛:苦因来源于烦恼; 灭谛:灭贪

文档评论(0)

tangtianbao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