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七章环境道德规范
规范,是一种标准,一种准则,是事物运动内在逻辑轨迹
的表现。道德规范,是人类道德行为所遵循的自然的内在
准则。道德行为规范一般是不成文的,世代相传,具有一
种约定俗成的特征。在不同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特别是
在阶级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阶级为了本阶级的利益,往
往提出某些希望众人共同遵守的规范性原则,但这些原则
能否实现和实现的程度如何,主要靠大众的自觉自愿执
行,不具有法律效力。在一个上升和发达的社会环境中,
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道德规范,如良心、礼仪、诚信、孝
悌等则能得到人们普遍的遵守。在一个动荡、停滞、转
轨,甚至下降的社会环境中,连最一般的道德规范往往都
受到践踏而无人遵循,最大特征就是表现为良心的普遍泯
灭。
环境道德因为主客体和传统道德的差异,及其正式出现和
形成时间尚短,很多规范还未定型,更谈不上已经被人们
普遍接受,成为“约定俗成”,因此很有认真探讨的必要。
第一节 道德规范概论
一、道德规范的性质
1、传统道德规范的性质
传统道德规范,是约束人类道德行为的一种标准或准则。
前面说过,传统道德,是耦合人类个体与个体及个体与群体
之间行为的一种“润滑剂” 。因此,道德规范只是最终达到人
类社会耦合目的的一种属人的准则,具有很强的主观成份。
这样说并不是否定了道德规范的客观性,一般来说,道德
规范首先要反映或适应人类共同生活的目的,因此它是不以
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道德行为运动规律的反映,但因为道
德规范的善恶是非标准具有很强的社会属性,是由特定社会
群体利益关系决定的。在阶级社会中,这种客观的社会属性
就具体化为阶级性,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道德规范。就连
“切勿偷盗”、“切勿奸淫”这样的普遍道德,在恩格斯看来,
在阶级社会中都具有无可争辩的阶级内容。道德规范的客观
性在这里又转化成为客观与主观的同一。道德规范是由客
观社会需要决定的,但它为什么应当这样而不应当那样,其
选择和评价往往就不是完全服从于普遍法则,而具有特定社
会环境条件下主导阶级利益的主观意志烙印
道德规范是随着社会进步从低级到高级地发展过来的。
它走过了图腾、禁忌、风俗、礼仪、准则、箴言等低级和初
级阶段。只有当规范上升到人们意识到其反映了人们的义务
和责任而去自觉遵守时,它才具有了真正的意义。如果人们
只从生物学立场出发,完全服从个人的动物性贪欲本能,在
人面前,道德规范就失去了作用。因为从严格的社会学意义
上说,道德就是对人类贪欲本能的节制。但这种节制的力度
和法律不同,它不是社会的共同立法,对人类行为的约束不
具有强制性。法律则不同了,法律是由权威机构或权威人物
制定的系统的、成文的“社会契约” ,对人们的行为和主观任
性具有极强的压制和威严。在严格完善的法律面前是人人平
等,是没有亲情和不考虑良心的。当然,要做到绝对化也不
容易。特别是在社会处在转型期,如我国当前所处的社会状
况下,法律处处体现出了它的无能为力。因为法不罚众。此
外,就是大量存在着很多介于法律与道德之间的行为和现
象。即不道德的,但不是违法的。这时,为了人际关系的和
谐,就更需要发挥道德对人们行为的规范作用。
2、道德规范的他律性和自律性
道德规范的他律性是道德规范的源泉,也即社会需要决定
的。道德规范是社会为了调节人际关系约定俗成的人类共同
生活准则形态之一。一旦形成,对共同生活的人类群体便有
了一种共同的约束功能,对行为主体便构成了一种外在的客
观要求。人能否遵守和遵守程度如何那是另一回事。但道德
规范对人类行为的道德要求的
客观存在本质是不变的。在特定社会环境条件下,该规范一
旦形成,对人们的行为便具有一种外在的约束力,这就是所
谓道德的他律性。因此任何人在群体生活过程中便不能无视
道德规范的作用,社会群体对于公然违反道德规范的人和事
虽然不能象法律那样对其采取断然的强制措施,但任何人都
有权利为了维护群体共同生存的利益而对他进行谴责。这就
是人们常说的道德法庭──社会舆论。这种谴责的根据,就
是已经约定俗成的道德规范。
约定俗成是一个多数和整体的概念,因此,道德规范便
具有了一种服从大多数人利益的特征,对个人完全自私的功
利目的具有一种抵抗和压抑的特性。这种特性在一定程度上
能够起到导引人们行为的外在功能。当一个人并不完全自觉
规范自己的行为时,道德规范通过多数人的言论和行动,会
变成防范和阻止某此人不道德行为的外在约束力量,从而发
挥道德规范的外在行为导引功能。当在社会道德水平普遍较
高的情况下,道德规范会对人们的行为甚至思想意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