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线城市房地产市场投资潜力分析.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三线城市房地产市场投资潜力分析 前言 对于现阶段要做强做大的房地产企业而言,最重要的途径之一,是获取战略性的利润, 即敏锐捕捉区域经济及该区域房地产市场的增长潜力,而非斤斤计较具体项目的经营得失。 基于此,新地产策划机构借金融年会之机,一次性推出了国内十余个二、三线城市房地 产市场投资潜力分析报告,与大家一起分享。 南京市房地产市场投资潜力分析报告 第一部分 宏观市场 一、城市概况: 南京,江苏省省会城市。地处长江下游平原,国家生产力布局中最大的经济核心区—— 长江三角洲。 南京总面积 6598 平方公里,是目前我国东部地区综合性工业基地、重要的 交通枢纽和通讯中心,全国四大科研和教育中心城市之一,同时还是我国华东地区仅次于上 海的大商埠。 二、城市投资优势:  区位优势 南京地处沿海开放地带和长江流域的交汇部,紧邻中国最大的经济、金融中心上海,是 中国国土规划中沪宁杭经济核心区的重要城市,在江苏沿海、沿江、沿线开放战略中处于枢 纽位置,具有加速经济国际化的有利条件。  交通通讯优势 1 南京是中国华东地区重要的交通和通讯枢纽,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管道五种运输 方式齐全,构成了立体化、大运量交通运输网络;程控电话、移动通信、数据通信、微波、 卫星、光纤等组成了现代化通信网络。 南京长江第二大桥位于现长江大桥下游 11 公里处, 跨越长江中第三大岛 -- 八卦洲,由“二桥一路”组成,全长 12.517 公里。南京市区现有 道路面积达 2185 万平方米,总长 1802 公里。大交通格局初步形成。 2000 年新建、改建 道路长度近 123 公里,新增道路面积达 129 万平方米。  教育科技优势 南京是中国高等教育和科研四大基地之一。有高校48所,研究机构500余家,科技 人员32万人,在宁两院院士61人,科技综合实力居全国城市前列。  产业优势 南京是中国东部地区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已经形成了以电子、汽车、化工和一批地 方特色产品为主导的综合性工业体系。电子工业、石化工业生产规模位 居全国城市第二位, 汽车工业居第五位。南京也是长江三角洲仅次于上海的商埠重镇,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居全 国城市前十位。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 南京以其工业、科技、区位的优势和快速发展的 经济,被评为中国城市投资硬环境“四十优”城市之一,被国际经济界人士和众多海外财团 视为具有广阔开发前景的地区。 三、城市规划 南京将继续延续 “由市中心区,1 个副中心,7 个地区中心及若干个居住区中心组成的 主城公共活动中心体系”的规划格局。进一步拉开都市发展区框架,重点培育三个新市区: 有效控制主城人口的增长,优化完善主城功能结构;实施小城镇集中发展策略,推进郊县城 市化进程;突出公共交通优先的战略,继续高度重视主城交通建设;大力改善城市环境,加 强历史文化保护和城市特色塑造;加强区域服务职能,提高中心城市地位和区域竞争力。 2 预计到 2010 年南京市域总人口将达到 680万人左右,都市发展区总人口为 530万人左 右,主城人口则控制在 300 万左右。同时 2010 年人均居住面积将达到 15平方米,城镇人均 公共绿地达 10 平方米/人以上,城市中心区人均公共绿地要达到 6 平方米/人以上。 南京将建设成为充满经济活力的城市,富有文化特色的城市,最佳人居环境的城市。 四、宏观经济指标分析 1、地区生产总值 2005年一至三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53.2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15%。 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 54.7

文档评论(0)

xingyuxiax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