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第一章 呼吸系统疾病 1
第一章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节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细菌或病毒感染限局于鼻腔或咽喉时,称为急性上呼吸道感
染。本病一般病势较轻,病程较短,预后较好。部分患者可继发气
管炎、副鼻窦炎、甚至肾炎,风湿病等。上呼吸道感染也是引起慢
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常见原因之一。本病属于祖国医学的“感
冒”、“时行感冒”范畴。
【诊断要点】
·急性起病,畏寒、发热、头痛、肌痛。
·鼻塞、流涕、喷嚏、咽痛、咽充血、声嘶、咳嗽少痰。
·血白细胞数正常,淋巴细胞比例增高。
【辨证论治】
一、实证
1.风寒证
风寒束表,肺气失宣。
[证候]■ 鼻塞,声重或鼻痒喷嚏,流涕清稀,喉痒,咳嗽,咯
痰清稀,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肢体酸楚。舌苔薄白。脉浮
2 内科常见病证中医治疗
或浮紧。
[治法] 辛温解表,宣肺散寒。
[例方] 荆防败毒散加减。
[常用药] 荆芥、防风、羌活、独活、柴胡、前胡、川芎、枳壳、
茯苓、桔梗、甘草。
[加减] 表寒重者,加麻黄、桂枝。胸脘痞闷,舌苔厚腻夹
湿邪者,加藿香、蔻仁、苡仁。内湿偏胜,加苍术、厚朴、半夏。如鼻
塞重者加苍耳子、辛夷。
2.风热证
风邪犯表,热郁肺卫。
[证候] 发热、微恶风、汗泄不畅、头痛、鼻塞、流黄浊涕,
咽痛、咳嗽、咯黄粘痰。苔薄黄。脉浮数。
[治法] 辛凉解表,祛风清热。
[例方] 银翘散加减。
[常用药] 银花、连翘、豆豉、牛蒡子、薄荷、荆芥穗、桔梗、甘
草、竹叶、鲜芦根。
[加减] 头痛较重,者加桑叶、菊花。咳嗽较重,加杏仁、
象贝、前胡。咯黄稠痰,加黄芩、知母、瓜蒌皮。咽痛甚者,加板蓝
根、玄参、黄芩。时行热毒症状明显者,配大青叶、蒲公英、草河车
等。
3.表寒里热证
热蕴于里,寒客于表。
[证候] 发热恶寒、无汗、头痛、肢体酸痛,鼻塞声重,咽喉
疼痛,咳嗽,痰粘稠或黄白相兼。舌边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
数。
[治法] 疏风宣肺,散寒清热。
[例方] 麻杏石甘汤加味。
[常用药]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羌活、鱼腥草。
第一章 呼吸系统疾病 3
[加减] 外寒重,加苏叶、桂枝。里热较甚;加板蓝根、黄
芩。大便秘结,加大黄、栀子。
4.风暑夹湿
暑湿伤表,表卫不和。
[证候] 夏令感冒兼受暑邪,每多夹湿、夹暑热,可见有
汗,身热不解,心烦、口渴欲饮,小便短赤,肢体酸痛,头昏重,胀痛。
苔黄腻。脉濡数。
[治法] 解表清暑。
[例方] 新加香薷饮。
[常用药] 香薷、扁豆花、厚朴、金银花、连翘。
[加减] 暑热偏盛,加黄连、青蒿、鲜荷叶、鲜芦根。湿困
卫表,加竹叶豆卷、藿香、佩兰。里湿偏重加白蔻仁。暑湿互阻无
汗用鸡苏散,有汗则用益元散,热甚则用玉泉散;夹食滞者,加莱菔
英、焦楂曲、焦谷麦芽、炙鸡金。夹秋燥者多见秋季,燥邪伤肺,皮
毛疏泄不畅,治当合参咳嗽风燥伤肺证的治法、方药。
二、虚证
1.气虚感冒
表卫不固,腠理疏松。
[证候] 恶寒发热,热势不盛,头痛鼻塞,身楚倦怠,咳嗽,
咯痰无力。苔薄白。脉浮无力。
[治法] 益气解表,调和营卫。
[例方] 参苏饮加减。
[常用药] 人参、苏叶、葛根、前胡、半夏、茯苓、橘红、甘草、
桔梗、枳壳、木香、陈皮、生姜、大枣。
[加减] 气虚自汗,形寒易感风邪者,去苏叶、生姜,加黄
芪、桂枝,白芍。平时常服玉屏风散冲剂,有预防感冒之功效。
2.阳虚感冒
4 内科常见病证中医治疗
阳气虚惫,鼓动无力。
[证候] 恶寒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