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拒绝上学概念的演变和原因探讨-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PDF

日本拒绝上学概念的演变和原因探讨-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心理科学进展 2007 ,15 (4 ):648~651 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日本拒绝上学概念的演变和原因探讨 王洪芳1,2 张建新1 1 2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北京 100101 )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039 ) 摘 要 拒绝上学指学生不是由于家庭贫困或生病,而是由于某种心理、情绪、身体或社会的原因而不去学 校的现象。欧美最早进行研究,日本进行了五十多年的研究。该文介绍日本此现象的称呼从 “学校恐怖症”、 “拒绝上学”到 “不去上学”的演变;日本学者从家庭、学校、社会方面对此现象进行的归因;拒绝上学的 行为机制,如分离焦虑、情绪障碍、家庭关系不良;还介绍了日本教育部使用的小泉英二的分类。最后提示 该现象在我国发展的可能性。 关键词 学校恐怖症,拒绝上学,不去上学,概念演变,行为机制。 分类号 B849:G44 1 前言 的中小学生人数一直呈现增加的趋势。2001 年达到 日本是世界上教育先进国家之一。1947 年开始 最高点,2001 年之后到 2005 年稍有下降,但是相 实行 9 年制义务教育;2000 年 9 年义务教育普及率 对于逐年减少的入学人数,可以说拒绝上学的学生 约达 100%。但是,日本教育发展中也存在着3 个严 数反而在不断增加。 重问题:教育严重学历化、物质繁荣而心灵贫乏、 中国经济近年来快速发展,义务教育普及率逐 教育过于整齐划一[1] 。其负面后果之一就是学生中 年提高。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增多,逃学、缺课、 出现的拒绝上学现象。而且日本社会存在的拒绝上 拒绝上学的现象时有发生,但是我国学者对学生“拒 学现象比其他国家更严重[2] 。 绝上学”的研究并不多,该现象似乎还没有成为一 19世纪,美国和欧洲国家制定法律保障入学率, 个教育相关部门关注的焦点。本文介绍了日本对拒 使儿童从工厂进入学校。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和移 绝上学现象的系列研究,希望以此为鉴,对我国提 民的增加,制定了义务教育和儿童劳动法维护社会 前采取预防措施,减少对家庭和社会造成的危害起 秩序和提供具有竞争力的工人。伴随义务教育的发 到未雨绸缪的作用。 展而出现的缺课(school absenteeism )现象,成为 2 拒绝上学概念的演变 需要研究和解决的严重的社会和行为问题。教育和 日本《心理学辞典》里“不去学校” (non school 心理研究者对此现象最早研究使用的术语是逃学 attendance )的广义解释为尽管没有不去学校的正当 [3] (truancy ) 。 理由但却不去学校的情况。与“不去学校”相似的 日本在二战后经济没有恢复的前提下,开始在 概念有“长期缺课”、“讨厌学校”、“拒绝上学”、“学 全国范围内推行九年义务教育,出现学生缺课人数 校恐怖症”、“逃学”、“学校不适应”等。狭义的“拒 的增加,作为社会问题,引起了各有关方面的重视。 绝上学”指神经症类型的拒绝上学,包括学校恐怖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日本人口发生了城市化、家庭 症[6] 。下面分别介绍欧美和日本对此现象所用术语 小型化的变化,过去相对封闭的社会解体,高校的 的发展,从中可以看到日本有关拒绝上学现象的研 升学率大幅度提高,整个社会因而出现学历至上主 究受到欧美的较大影响。 义,家庭普遍重视智力教育,而激烈的升学竞争使 对于拒绝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