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陆留记(第三辑).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前 言 时光飞逝,如白驹过隙,2013年是云南大学自主招收周边国家奖学金留学生的 第六个年头,这一年一共有72名留学生毕业,其中40名研究生,32名本科生。云南 大学的留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步入了正轨,每年招生和毕业人数趋于稳定,有关留 学生教学单位在留学生日常培养工作中也总结出了很多经验。今年7月,云南大学 承办了“滇京津沪外国留学生管理(教育)学会交流会”,来自京津沪三地的一流 高校与云南的留学生管理与教学的负责人和干部们齐聚一堂,以感性或理性的甚至 是学术化的发言交流留学生管理的经验,而我则以“以区域双边与多边合作为核 心,着力打造独具特色的东盟留学生教育”为题在会上作了主旨发言,把近6年来 招收东盟国家留学生的经验和成果向同行们进行了汇报。我校以区域双边或多边合 作为核心,吸引东盟留学生的做法得到了同行们的肯定。 在《东陆留记》第一辑中,笔者提出了面对留学生工作取得的成绩,我们不 能满足,而要“居危思危”,第一个“危”是当时全球处于金融危机爆发期,留学 生生源开始缩减;第二个“危”是身处危机,如何思考在逆境中仍能有一番作为。 现在,我仍要提出“居危思危”这个理念,因为云南大学目前的留学生办学规模距 学校“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将年度招生人数扩大至4 000人的目标还有很大的空 间,与“滇京津沪外国留学生管理(教育)学会交流会”的同行交流时,我们深切 地感受到兄弟院校在留学生教育方面的不凡业绩,因此我们既要不断地向兄弟高校 学习,同时也要不畏困难,继续负重前进。云南大学的外事团队一直是一支作风强 劲,能吃苦、肯奉献的队伍,相信这个团队能够引领着留学生教育不断迈向远方。 为了继续发挥《东陆留记》作为学校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学术平台,今年,我 们根据各个学院的推荐意见选取了来自周边国家的优秀毕业生论文共8篇。他们是 人文学院缅甸留学生陈小美的硕士论文《缅甸啤谬市的汉语教学历史、现状与发展 情况调查分析——以天后宫补习学校为例》;泰国留学生王美玲的硕士论文《汉泰 常用名词量的比较研究》;经济学院泰国留学生周诸婉的硕士论文《泰中农产品出 口贸易问题研究——以泰国木薯产品为例》;法学院老挝威帕功的硕士留学生《老 中禁毒合作法律问题研究 》;软件学院缅甸留学生蓝志坚的硕士论文Analysis and ·1· Design of Inventory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of a Retail Shop;高等教育研究院缅 甸留学生张振碧的硕士论文《外国学生留学云南的推拉因素研究》;民族研究院越 南留学生武洪述的博士论文《中越京族符咒仪式研究》和国际关系研究院越南留学 生阮文旺的硕士论文《交趾、大越国与南诏、大理国的关系研究(公元八至十三世 纪)》。 我们欣喜地看到,在第三辑中,留学生们以他们跨文化的视角,用研究生阶 段所学、所积累的知识和技能对中老、中泰、中越的民族、语言、经济等领域进行 了探究和比较研究,这种另辟蹊径的研究视角是不可多得的,也是值得珍视的。此 次,缅甸蓝志坚同学用英文撰写的一篇工程学领域的优秀论文让我们眼前一亮,理 工类的留学生向来身影少见,蓝志坚同学的毕业论文让我们看到了学校理工类学院 培养留学生有着广阔空间可以发挥。 《东陆留记》(第三辑)的问世,无疑是对这一年学历留学生的学业成果汇 报,也是指导教师们辛勤耕耘的成果,在此我们深表感谢,同时我们要感谢教育部 国际司、国际留学基金委员会,国家汉办以及学校党政领导不断给予留学生教育工 作的重视与鼓励,我们期待着《东陆留记》能够不断以新面孔呈现在读者面前。 国际合作与交流处 于欣力 2013年9月于云南大学会泽院 ·2· 目 录 缅甸啤谬市的汉语教学历史、现状与发展情况调查分析 ——以天后宫补习学校为例 第一章 绪 论 ………………………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