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幼机构传染病防控工作要点ppt课件.pptVIP

托幼机构传染病防控工作要点ppt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托幼机构传染病防控工作要点ppt课件.ppt

患病后的护理 好好休息,防止并发症发生。 吃流质饮食,避免咀嚼引起的疼痛。 多喝开水,勤用温盐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忌食酸味食品,因酸味食物可刺激腮腺分泌,加重疼痛。 腮腺炎的预防 流行季节不去人多封闭的场所,避免患者接触。 一旦接触患者,应该在21天内密切观察有无发热、腮腺肿大等症状。 接种流行性腮腺炎疫苗是最佳的预防方法。 一点提醒 腮腺炎分病毒性和细菌性两种。 病毒性的具有传染性。患过以后能获得持久免疫力,一般不容易再发。 细菌性腮腺炎可多次复发。 手足口病 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可引起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溃疡,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 手足口病好发于10岁以下的儿童,2—5岁幼儿发病最多 手足口病临床表现 发病早期有点像感冒,急性起病,发热,一般为38℃左右 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疼等症状 同时或1~2日后手掌或脚掌处出现米粒大小的疱疹,有时也会出现在臀部或膝盖处。疱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壁厚,疱内液体较少。口腔内的疱疹破溃后即出现溃疡,常常流口水,不能吃东西 造成患儿死因的是:延误了时机 死亡儿童大多都是在高烧2至4天后才被送入医院,一般入院不足24小时就会死去。造成患儿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家长对这种疾病不了解,延误了宝贵的治疗时间。 本病至今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法 如无合并症,预后一般良好,多在一周左右痊愈。 极少数病人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 曾经感染手足口病后还可能因感染其它型别病毒而再次患手足口病。 目前很多地区均发现该病,由于迄今对手足口病尚无特殊疫苗,所以日常的预防工作特别重要。 手足口的防控措施 教室、宿舍通风(2-3次/日,半小时) 每日消毒玩具等物品 每餐前后清洗餐具和桌面 定期对门把手、楼梯扶手等消毒 疑似儿童感染者,应隔离治疗 流行性感冒 简称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传染性极高。 起病急骤,畏寒、发热,体温在数小时至24小时内升达高峰,39~40℃甚至更高。伴头痛,全身酸痛,乏力,食欲减退。呼吸道症状较轻,咽干喉痛,干咳,可有腹泻。? 流感传播途径 一般流行性感冒主要是经空气中的飞沬传播的,但亦可由直接接触病者而传染。 潜伏期 较短,一般是1—3日 流感流行特点 突然暴发 迅速蔓延 波及面广 具有一定的季节性 高危人群为年迈体弱的老人、儿童、慢性疾病患者、免疫功能低下者和职业暴露人群 水痘 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很强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好发于儿童 感染后表现为水痘,病程约2---3周。 水痘的临床表现 发热(一般低热 ) 皮肤出疹、丘疹、斑疹、痂盖四期皮疹同时存在,头面部、躯干部比较多,四肢较少, 出疹皮肤周围发痒。 水痘患儿的护理 水痘传染性很强,必须早期隔离患儿,直到全部皮疹结痂为止。 发热期患儿应卧床休息,给予高热量易消化的饮食和充足的水分。 修剪患儿指甲、防止抓破水疮,勤换衣服,保持皮肤清洁卫生。 水痘的防控措施 不和水痘患者接触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勤洗手,以免传染病交叉感染。 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环境整洁,空气流通 。 接种水痘疫苗 谢谢大家! 托幼机构传染病防控工作要点 璧山县疾控中心 罗媚 主要内容 晨午检工作要点 传染病的报告方法 消毒方法 常见传染病介绍 晨午检工作 组织实施 校级领导——组织协调 校医、卫生保健人员——技术负责人 保育员、教师——具体工作 具体职责: 技术指导 相关表格填写 疫情报告 追踪因病缺课、缺勤情况 情况的复核、统计、分析和报告 晨午检流程 日常性晨(午)检 入园前晨检:在校门口设检查台,由保健人员对儿童和家长进行逐个晨检,查看有无异常症状 入园后巡检:由保育员负责巡查和午检 因病缺课、缺勤追踪、登记和报告 因病缺课的学生,应电话了解学生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病因,并于当日报告学校疫情报告人。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及时对追踪情况进行排查,并将排查情况记录 特定晨(午)检 所有入园儿童教职员工均应接受晨午检,包括询问、观察和体检。 校方分管领导、校医、班主任和其他教职工共同负责完成 发病班级的晨(午)检工作不得在教室内进行,可选择在专用教室、操场或廊下等适宜场所进行 可通知学生家长共同配合。 晨(午)检内容 原则:认真、细心,仔细排查 内容: 一看二听三问四查五测六追踪 一看:学生的面色、精神状态,发现异常,及时通知校医采取措施,必要时班主任通知家长带学生到医院就诊,随时和学校保持联系 二听:听学生和(或)家长的描述 三问:每天了解学生有无发热、皮疹、腹泻、黄疸等异常症状或体征、家中有无成员出现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