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础知识速记手册08电解质溶液知识归纳中等生
一、要点归纳
1、同体积同物质的量浓度的HCl、H2SO4、CH3COOH相比较
(1)c(H+)的大小关系为H2SO4>HCl>CH3COOH。
(2)完全中和所消耗NaOH的量:H2SO4HCl=CH3COOH。
2、同体积同pH值的HCl、H2SO4、CH3COOH相比较
(1)与相同的锌粒反应的起始速率大小:H2SO4=HCl=CH3COOH。
(2)完全反应放出H2的量 :CH3COOH>H2SO4=HCl。
(3)放出相同量的H2所需酸的体积关系是H2SO4=HCl>CH3COOH
时间关系是H2SO4=HCl>CH3COOH。
(4)稀释相同倍数后pH值的大小关系H2SO4=HClCH3COOH。
3、等体积的HCl与NH3·H2O混合后溶液显中性,则c(NH3·H2O)>c(HCl),混合前HCl中c(H+)与NH3·H2O中c(OH—)的关系:c(H+)>c(OH—)。
4、c(H+)=c(OH—)的溶液一定显中性。
5、除去MgCl2溶液中的FeCl2,可加入MgO、Mg(OH)2或MgCO3过滤。不纯的KNO3溶液中常混有杂质Fe3+,可用加热的方法除去。
6、蓄电池充电时,蓄电池的正、负极分别与电源的正、负极相连。
7、原电池工作时,电解质溶液中离子移动方向是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外电路电子的流向是由负极流向正极。
8、电解池工作时,阳离子向阴极移动,阴离子向阳极移动。阳极发生氧化反应,阴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流由电源的正极流向阳极,电子的流向是电源的负极流向阴极,再由阳极流回电源的正极。
9、书写电极反应式时,要注意:
(1)注正、负(阴、阳),抓守恒(电子、电荷),关注介质。当缺氧时,需加H2O生成H+或加OH-生成H2O或加CO32-生成CO2或加O2-生成H2O。
(2)在碱性介质中不能出现H+或CO2 ,酸性介质中不能出现OH-,特别要关注非水溶液介质(如熔融碳酸盐、熔融金属氧化物及氢化物)。
(3)Fe作电极失2e-生成Fe2+。
(4)二次电池放电时体现原电池原理,充电时体现电解池原理。
(5)电解池阳极阴离子的放电顺序(失电子由易到难)为S2->I->Br->Cl->OH->含氧酸根;阴极阳离子的放电顺序(得电子由易到难)为Ag+>Cu2+>H+>Fe2+>Zn2+。
(6)对于较复杂的、陌生的反应,可利用总反应式减去一电极反应式即为另一个电极反应式解题并检验。
10、浓度相等时酸的强弱是CH3COOH>H2CO3>苯酚>HCO3-;浓度相等时溶液的p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NaAlO2>Na2CO3>苯酚钠>NaHCO3>CH3COONa。学科.网
二、概念辨析
(一)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部分
1、某醋酸溶液的pH=a,将此溶液稀释1倍后,溶液的pH=b,则a>b (×)
2、在滴有酚酞溶液的氨水里,加入NH4Cl至溶液恰好无色,则此时溶液的pH<7 (×)
3、1.0×10-3mol·L-1盐酸的pH=3.0;1.0×10-8mol·L-1盐酸的pH=8.0 (×)
4、25 ℃时若1 mL pH=1的盐酸与100 mL NaOH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7,则NaOH溶液的pH=11 (√)
5、分别和等物质的量的盐酸和硫酸反应时,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相同 (×)
6、pH=4的醋酸加水稀释过程中,所有离子浓度都降低 (×)
7、0.1 mol·L-1 CH3COOH溶液中加入冰醋酸,醋酸的电离程度变小 (√)
8、在室温下,CH3COOH分子可以完全以分子的形式存在于pH=8的溶液中 (×)
9、稀醋酸中加入少量醋酸钠能增大醋酸的电离程度 (×)
10、强电解质溶液中没有分子,只有离子 (×)
(二)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部分
1、pH=6的溶液呈酸性 (×)
2、只要是纯水,肯定呈中性 (√)
3、纯水的pH=7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基于广义未知输入观测器的执行器故障估计-计算机应用研究.PDF
- 基于弹塑性压力中性层偏移的棒材二辊矫直回弹模型-中南大学学报.PDF
- 基于我国居民型糖尿病代谢变化规律的营养干预.doc
- 基于影像融合的冬小麦种植面积提取适宜尺度研究-江苏农业学报.PDF
- 基于归一化文档频率的文本分类特征选择方法-华东理工大学学报.PDF
- 基于抽样统计方法的洪涝灾害损失评价-自然灾害学报.PDF
- 基于振动盘硬币分选机设计及其振动模态分析-包装工程.PDF
- 基于探针气体吸附等温线的矿物材料表征技术Ⅱ多孔材料的孔隙结构.PDF
- 基于愈创木酚荧光减量准确测定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新方法-分析化学.PDF
- 基于抗原抗体反应的检测.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