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 经典光学的建立 §1.几何光学 §2.光的波动说和微粒说 §3.光速的测定 §4.光谱的研究(略) 附:激光器的发明(略)与全息术 1 开普勒的工作:1611年写了《折光学》,记载了两个实验。第一个实验是比较入射角和折射角:如图,日光LMN斜射到器壁DBC上,BC边沿的影子投射到底座于HK;另一部分从DB射进一玻璃立方体ADBEF内,阴影的边沿形成于IG。 全反射的发现: 令AB为玻璃与空气的分界面,如图。光线从空气进入玻璃发生折射,由于最大偏折角为420,所以进入玻璃的光线将构成一个夹角为420×2=840的锥形MON。 2 斯涅耳(W.Snell,1591-1626)的工作: 4 费马的工作: 1661年费马用最短时间原理推出了折射定律: 5.1668年,牛顿设计并制造了第一架小型反射式望远镜。 6.几乎与望远镜同时,荷兰人詹森(Janssen)发明制造了显微镜。 ①目的:证明红色和蓝色的光确实具有不同的折射性能。 如图在一张黑纸上画一条线abc,半边ab为红色,半边bc为兰色,经过棱镜观看,只见这根线好象折断了似的,分界处正是红兰之交,兰色部分比红色部分更靠近棱镜。可见兰色光比红色光折射更厉害。 ②目的:排除棱镜不平等因素造成的颜色的分散 他拿三个棱镜作实验,三个棱镜完全相同,只是放置方式不同,如下图。如果色散是由于光线和棱镜的作用引起的,经过第二和第三棱镜后,这种色散现象应进一步加强。显然实验结果不支持这一观点。 ③判决性实验 他用两块木版各开一小孔F和G,并分别放于三棱镜两侧,光从S 处平行射入F后,经棱镜折射穿过小孔G,到达另一块木版de上,投过小孔g的光再经棱镜abc的折射后,抵达墙壁MN。使第一个棱镜ABC缓缓绕其轴旋转,这样第二块木版上不同颜色的光相继穿过小孔g到达三棱镜abc。实验结果是:被第一个三棱镜折射最厉害的紫光,经过第二个三棱镜时也偏折的最多。结论:白光是由折射性能不同的各种颜色的光组成。 1.光线随其折射率不同,颜色也不同。色是光线固有的属性。 2.同一颜色的光折射率相同,不同色的光折射率不同。 3.色的种类和折射的程度是光线所固有的,不会因折射、反射或其它任何原因而改变。 4.必须区分两种颜色,一种是原始的、单纯的色,另一种是由原始的颜色复合而成的色。 5.本身是白色的光线是没有的,白色是由所有色的光线岸适当比例混合而成。 6.自然物质的色是由于对某种光的反射大与其它光的反射的缘故。 7.把光看成实体有充分依据。 8.由此可解释棱镜色散和虹。 一 光的微粒说: 微粒说认为:光是由一颗颗像小弹丸一样的机械微粒所组成的粒子流,发光物体接连不断地向周围空间发射高速直线飞行的光粒子流,一旦这些光粒子进入人的眼睛,冲击视网膜,就引起了视觉。 微粒说还认为,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的快。 缺陷:无法解释为什么几束在空间交叉的光线能彼此互不干扰地独立前时,为什么光线并不是永远走直线,而是可以绕过障碍物的边缘拐弯传播等现象。 二 早期的波动说 1.光的波动说最初是由意大利人格里马第(F. M. Grimaldi,1618-1663)提出的。在他死后不久(1665 年)出版的著作《发光、颜色和虹彩的物理数学》中,记录了衍射现象的发现,并提出光是一种作波状运动的流体的猜测。 2.胡克:胡克主张光是一种振动,是类似水波的某种快速脉冲。 3.惠更斯: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发展了胡克的思想(纵波)。 二.天文学方法 1.罗末由木卫蚀测量光速 由丹麦人奥罗斯·罗末(1644-1710)于1675年提出。木星有13个卫星,I0(木卫一)是木星的一颗卫星,绕木星旋转一周的时间约42小时28分16秒,因此在地球上看I0蚀也应是42小时28分16秒一次,但他在观测木卫I0的隐食周期时发现:在一年的不同时期,它们的周期有所不同; 惠更斯据此观察计算出了光的传播速度:214000千米/秒。 现代用罗麦的方法经过各种校正后得出的结果是298000千米/秒, 利用木星蚀测量光速图: 2.由光行差测量光速 4 其他方法----试验室方法 ①克尔盒法:克尔盒能使光束以极高频率做周期性变化。1928年,卡娄拉斯和米太斯塔德首先提出利用克尔盒法来测定光速。 ②微波谐振腔法:1950年埃文森最先采用测定微波波长和频率的方法来确定光速. ③激光测速法:1970年美国国家标准局和美国国立物理实验室最先运用激光测定光速. 等等。 在色散实验的基础上,牛顿总结出以下几条规律: 一.光的早期微粒说 二.光的早期波动说 三.波动说的复兴 四.光应具有波粒二相性 §2.光的波动说和微粒说 惠更斯 (Christian H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通信原理第1章和绪论.ppt
- 同济大学固体物理课件01.ppt
- 同位素地球化学.ppt
- 同位素地球化学3.ppt
- 同位素地球化学5.ppt
- 同位素地球化学9.ppt
- 同位素水文地球化学.ppt
- 统计力学简介.ppt
- 汪明启-金属矿产地球化学勘查方法1.ppt
-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1.ppt
- 地理信息科学_第三次农业普查影像数字化项目.pdf
- 土地利用变化分析实验.docx
- 2025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备考:小说阅读理解提高练(含答案).docx
- 2025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一模英语试题2(含答案).docx
- 2024-2025学年高一(下)期中语文试卷(含解析).docx
- 贵州省毕节市金沙县第四中学2024-2025学年春季学期第一次月考考试试卷七年级语文(含答案).docx
- 2025年人教版九年级中考英语语法专题练习 特殊句型(含答案).docx
- 2025年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 贵州省安顺市2025届高三下学期4月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 湖北省仙桃市田家炳实验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