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SNA2008框架下中国非正规就业规模估计方法与实证研究.pdf

SNA2008框架下中国非正规就业规模估计方法与实证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7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SNA(2008)框架下中国非正规就业规模估计方法与实证研究 摘要 在经济全球化的当今时代,非正规就业规模不断增长,普遍取代 正规就业的地位,成为满足人们就业的主要模式。非正规就业不仅表 现形式灵活多样、就业群体包罗万象,在实际调查中,由于非正规就 业的隐蔽性、模糊性、复杂性、交叉性等特点,往往不能对非正规就 业的规模进行准确统计,本文就是在SNA(2008)框架下阐述非正 规就业的相关内容,在现有可得统计调查数据前提下,对非正规就业 规模进行实证估算,力图得到相对准确的结果。 本文第一章首先阐述了非正规就业的研究背景、意义,并综述国 内外学者已有研究成果,介绍本文的内容框架;第二章阐述了SNA (2008)框架下对非正规部门和非正规就业的定义、分类、注意事项 等内容,归纳我国非正规就业的特点;第三章,阐述非正规就业规模 已有估计方法,统计调查体系应尽可能科学的收集非正规方面的基础 数据,为总体估算、结构分析提供可靠的依据;第四章,基于不同非 正规就业规模估算方法,比较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并分析在我国开展 规模估计的适用性,提出基于概率估算的新方法;第五章,利用不同 方法实证估算我国非正规就业的规模,比较各种方法的结果,解释其 差异;第六章为全文小结与未来研究展望。 经过分析,本文得到以下结论: 1.非正规部门是住户部门的子集,属于非法人单位,由于正规部 门都注册登记过,统计调查比较规范,因此,非正规部门的调查是估 算非正规就业的关键,应完善抽样框,在常规调查的基础上附加非正 规信息模块调查,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非正规就业规模估计方法中,汇总法理论最完备,但不易实现, 实际调查中会有很多遗漏统计的就业人员,而差额法没有将正规部门 中非正规就业人员统计进来,因此两者都不能很好的估计非正规就业 规模。若将两种方法结合,得出的非正规就业规模从1978年1055万 人,占非农就业的8.92%,到2010年24404万人,占非农就业的 50.66%,非正规就业规模逐年增加的趋势明显。 3.潜变量法是利用宏观经济运行中经济指标之间的相互影响关 系建立模型,推算不可观测的非正规就业规模。这种方法受经济指标 波动影响较大,能否代表非正规就业的真实规模有待商榷,但提供了 可以参考的路径分析。 4.概率分析法的优势是不需要对就业总体进行调查,因此统计调 查中遗漏的就业数据对总体估算影响不大,只需要部分有代表性的样 本信息就可以。由2006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分析得出的结果 表明,女性、农业户籍、受教育程度低的劳动者从事非正规就业的概 率更大,年龄、婚姻状况对是否从事非正规就业影响不显著,2006 年非正规就业规模27072万人,占非农就业62.9%。 关键词:非正规部门;非正规就业;直接调查;规模估计 ㈣Y洲2㈣0垂垂7 帆0㈣3帆2眦5 INCHINA THESIZEOFINFORMALEMPLOYMENT AND METHODS ESTIMATION IN FRAMEWORKOF RESEARCHTHE SNA(2008) Abstract In eraofeconomic sizeofinformal todays globalization,the and has growsgenerallygradually,itreplacedregular employment modeof ofinformal asthemain

文档评论(0)

xingyuxiax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