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集体所有制乡镇企业改制的一个分析框架
张军/冯曲
【内容提要】本文就苏南乡镇企业改制的实际情况,从制度变迁的角度,建
立了一个集体所有制乡镇企业改制的分析框架,讨论了改制的条件,并得出了帕
累托最优改制区间,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各种因素对改制的影响,并对一些实际问
题作出了解释。另外,本文还讨论了资产零值点问题的实质。最后,给出了政策
含义。
【关 键 词】制度变迁/改制/改制区域/资产零值点
【正 文】
一、引言
中国乡镇企业10余年的超高速增长不仅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同
时也成为从中央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转轨经济国家中的一个亮点。然而,
随着市场条件的变化,制度的演进及乡镇企业自身的一些因素,中国乡镇企业的
发展速度开始趋缓,企业效益整体下降,部分企业甚至出现关停并转。近几年,
产权制度的改革一直被视为乡镇企业寻求跨世纪发展的基础性工作。苏南是中国
乡镇企业的发源地之一,长期的高速增长及社区集体所有制的产权特征一直令世
人瞩目,被称为“苏南模式”。自90年代中期以来,苏南地区一直在进行着乡
镇企业的改制(或称转制)工作,以扭转乡镇企业整体下滑态势。
改制是指产权制度的改革和经营管理体制的改善。从较宽泛的意义而言,苏
南乡镇企业的改制似乎可从1993、1994年算起,(注:在我们的调研中,一些
负责指导乡镇企业改制部门的负责人强调如此。一些内部文件如《锡山市1997
年关于进一步推进镇、村集体企业改革的意见》提到了1993年以来的“抓一块,
转一块,放一块”的镇、村集体企业改革。)然而,这仅可视为改制的先声,其
重点在转换经营机制、提高经济效益,即使到1995、1996年,在产权制度方面
的改革动作并不大,仅限于股份合作制及“小、微、亏”企业的兼并、拍卖。对
照当时中央出台的一系列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政策,我们可以认为苏南乡镇企业
改制工作的初期,其改革力度基本上在国企改革的框架之内,未有自己的特点。
在一些地方乡镇企业改制一直叫“转制”,即转换经营机制之意,正是这一情况
的反映。大约在1997年以后,苏南乡镇企业改制工作有了实质性的变化,从过
去以转换经营机制为核心的改革转向主要以产权制度为重点的改革。这体现在从
以前提倡的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租赁、承包、兼并、联合、拍卖、转让等多种
形式,大力提倡股份合作制,“小、微、亏”可兼并、拍卖、转让,发展为主要
以“拍卖转私”一种形式。(注:秦晖(1998)针对江、浙两省乡镇企业转制的
实际情况指出,转制已从以“股”为主的阶段转到以“卖”为主的阶段。在我们
的实地调研中,一些地方官员非常肯定地谈到,现在的乡镇企业改制主要是拍卖。
如Q镇是一个集体资产庞大且占主导地位的镇, 其改制工作在锡山市是最晚的
一批,截止到1999年7月31 日,全镇262家改制企业中,拍卖转私96家,解
除挂靠80家,租卖结合32家,股份(合作)制14家,租赁40家。除去实际为
私人企业的挂靠80家,以及以三产为主的租赁40家,在剩下的实际改制企业
142家中,拍卖转私96家,占67.6%, 这个数字与全市1997年10月的68.5
%(内部资料)和1999年6月的 57.6 %(《锡山日报》1999年8月2日)相
近。而租卖结合、股份经营也基本上是以私人资金置换集体资产。因此,所谓的
改制实际上是一个集体资产有偿转让给私人的过程。这其中不仅包括一些“小、
微、亏”企业,也包括一些规模庞大、效益尚可的企业,如某印染厂,总资产达
4800万,净资产1100万;如某染整设备厂,总资产2400万,净资产700万, 都
以拍卖转私的形式“改”掉。)基于此,本文对于苏南乡镇企业改制的讨论就以
集体所有制企业转让给原经营者这一过程为主要对象。这基本符合实际情况。由
原经营者经营,不仅是镇、村政府出于改制的顺利性及就业的考虑,更源于原经
营者的优势地位(谭秋成,1999)。
关于乡镇企业改制研究的已有文献,主要集中在有关改制的描述和各方主体
的讨论,如邹宜民等(1999); 有关股份问题, 如韩俊等(1997);有关经营
者的地位问题,如谭秋成(1999);资不抵债企业转制问题,如程德兴(1997)。
秦晖的论文(1997,1998)是一篇有关乡镇企业转制的非常详实而又有深度的研
究报告。但关于改制中企业转让过程的研究很少,本文就这一问题发展了一个分
析框架,对改制中企业转让价格及相关问题作理论上的说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