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对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研究进展术.PDF

中医药对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研究进展术.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35卷 第4期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V01.35No.4 2016年8月 Journalof ofTraditionalChinese TianjinUniversity Medicine Aug.2016 DOI:10.1 中医药对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研究进展术 邹常林,于向阳 (天津南开医院,天津300100) 摘要: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是外科手术,尤其是腹部外科术后诸多恢复环节中的关键点和难点,中医药在术后 胃肠功能恢复方面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文章从中医药内治和外治两大方面对近年来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和 总结,以期能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方面使得中医中药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中医药;术后;胃肠功能恢复 中图分类号:R65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43(2016)04—0284—05 外科手术,尤其是腹部外科手术后的胃肠功能 导致湿毒热邪瘀等结于五脏六腑之中、以及手术出 恢复问题一直是外科的一个难点和关键点,手术创 血可导致瘀血淤于脏腑肌肉腠理之间等,上述情况 伤、营养状况、蛋白水平、炎症、感染以及麻醉药物 均可导致脾胃升降功能失司、气机不畅,进而可导 种类和时间长短等常是其发生原因,胃肠功能紊乱 致排气排便障碍等术后胃肠运动功能紊乱,但总结 可包括诸如腹痛腹胀、恶心呕吐、排气排便不畅甚 其病因病机则可归结于“瘀滞”两字,基于此,治疗 至完全停止等临床症状,影响术后的整体康复进 上也应以中医基础理论中的“六腑者以通为用、传 程,有时甚至可造成严重的并发症,现代医学多采 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泻而不能藏”为原则,使 用口服促进排泄药物及胃肠动力药物来治疗,亦有 脾胃升降功能恢复如常,行使正常功能。目前,按照 给予胃肠减压、肥皂水灌肠等物理方法促使胃肠动 恢复脾胃气机升降和顺则气机通畅条达的理论的 力恢复,但疗效总体并不令人满意。中医中药在中 治疗胃肠运动紊乱类疾病,己得到临床医生的普遍 国应用已有了数千年的历史,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论 认可、共识【“,按此原则治疗胃肠道“瘀滞”之证可得 体系和确切的临床实践效果,通过近些年在手术后 以恢复,胃肠功能也即可顺利恢复。中医中药治疗 胃肠功能等方面的临床应用,中医药应用显现出了 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方法主要包括内治法及外治 明显的特色和优势,对促进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恢 法两大类,内治法以汤药为主,可以是单味中药,也 复具有相当的积极作用。尤其在当今快速康复外科 可以是草药复方制剂,外治法所包含方法则相对较 理念的指导下,其临床疗效更加显著,笔者将近些 多,主要有针刺、灸法、中药灌肠、药物穴位注射、特 年中医中药在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方面的文献进 定穴位按摩、草药制剂药物敷贴、穴位埋线等方法。 行归纳和总结,以期其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 其中尤其以通过毫针、电针作用于足三里应用最为 1 中医药治疗原则及方法 广泛,在相关理论基础、作用机制研究方面也比较 中医理论认为外科手术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也 完善,临床应用效果比较明显。 产生了一些负面的影响,即对机体的创伤可使气血 2内治法 两亏,运行不畅,致使脏腑失其原有功能,脾胃升降 中药汤剂口服是内治法中的主要手段,其理论 功能失调。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导致外科手术后胃肠 基础仍是通过中医经典理论中的辨证论治原则,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