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成分输血.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四)用法 输血前准备 交叉配血问题,取决混入红细胞量 保存条件:22±2℃、振荡 原则上应选择ABO同型输注 不能加入任何药物 以患者可以耐受的速度输注 (五)疗效判断 1. 治疗性血小板输注: 主要是观察临床出血表现是否得到改善,血小板计数升高程度只能作为参考指标之一。测定输注后1小时的血小板计数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测定输注24小时后的血小板计数可能升高并不明显。 (五)疗效判断 2. 预防性血小板输注:主要观察输注后的血小板计数升高的情况,测定输注后1小时和24小时后的血小板计数都十分重要。如果输注后1小时的血小板计数明显升高,而24小时后的血小板计数又迅速下降,则说明血小板存在被消耗或破坏的情况。 (五)疗效判断 3. 血小板输注无效:是指患者接受充足剂量的血小板输注后处于血小板治疗不应性状态,即患者循环血液中血小板计数未见有效提高或临床出血表现未见明显改善。患者可能存在血小板同种抗体、自身抗体及其他破坏血小板的病理因素。 判断指标 4. 预计血小板计数升高最大值(MPI) 5. 实际血小板回收率(PPR) 6. 血小板计数增加校正指数(CCI) (六)不良反应 相对较少些。 常见的即发性反应有发热反应、过敏反应、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循环超负荷和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TRALI)等。 常见的迟发性反应有血小板输注无效、输血后紫癜、TA-GVHD和输血传播疾病等。 五、血浆输注 新鲜冰冻血浆(FFP) 普通冰冻血浆(FP) 主要区别:FFP中保存了有活性的不稳定凝血因子Ⅴ、Ⅷ。 (一)适应证 1. 单个凝血因子缺乏 2. 肝病患者获得性凝血功能障碍 3. 大量输血引起的凝血功能障碍 4. 口服抗凝剂过量引起的出血 5. 抗凝血酶Ⅲ(AT-Ⅲ)缺乏 6.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 7. 血浆置换 (二)相对禁忌证 1. 血浆蛋白过敏 2. 扩充血容量 3. 补充白蛋白,纠正低蛋白血症 4. 增强免疫力 5. 严重心肾功能不全患者 6. 加强营养 (三) 用法 FFP和FP都应在-20℃以下保存 37℃恒温水浴10分钟内融化 融化后不能再重新冰冻保存,暂时不输注时,只能放入4℃冰箱短时间保存。 FFP融化后超过24小时只能作为FP使用 FP融化后尽管保存在4℃冰箱也必须在5天之内使用。 (三) 用法 不要求进行交叉配血 原则上应选择ABO血型同型输注 输注速度应从慢到快,一般≤10 ml/min 对于心功能不全、婴幼儿、老年等患者,输注速度应减慢。 对于失血性休克、严重血容量不足患者,输注速度可加快。 疗效判断 主要是临床观察出血表现的改善情况。 如止血效果不理想,在患者血容量尚能增加的许可范围内,可加大血浆输注量,否则应及时改用凝血因子浓缩制品。 不良反应 常见的有:过敏反应、荨麻疹、循环负荷过重、心功能不全、TRALI、同种免疫、同种抗原抗体反应、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及输血传播疾病等。 TA-GVHD罕见。 六、 冷沉淀输注 冷沉淀是FFP在低温(约2-4℃)解冻后沉淀的白色絮状物,是FFP的部分凝血因子浓集制品,主要含有Ⅷ因子、vWF 因子、Ⅰ因子(纤维蛋白原)、ⅩⅢ因子(纤维蛋白稳定因子)和纤维结合蛋白。 (一)适应证 1. 甲型血友病及Ⅷ因子缺乏症 2. 血管性血友病(vWD ) 3. 纤维蛋白原缺乏症 4. 获得性纤维结合蛋白缺乏症 5. 局部使用促进创口、溃疡修复 (二)用法 冷沉淀的保存、融化条件与FFP相同。 应采用标准输血器静脉滴注。 输注速度宜快,注意患者耐受程度。 原则上,应选择ABO同型输注。 (三)疗效判断和不良反应 1. 疗效判断 主要观察患者的出血表现是否得到改善,有关出凝血实验的检测指标有重要参考价值。 2. 不良反应 与血浆输注基本相同。 本文来自网络,请不要使用盗版文档,尊重作者的辛苦劳动,谢谢 G 我爱朱丹老婆 20100808080808080808080808080808080808080808080808080808080808080 Lvdd我爱你ZDLP 现代临床成分输血 广东省中医院 崔教授 认识输血 从移植的角度去认识输血 从传播疾病的角度去认识输血 从治疗的角度去认识输血 成分输血 根据病情需要,单一或组合选择,足够治疗剂量的高纯度血液成分,进行输血。 其主要优点: 高选择 高安全 高效(一血多用) 一、全血输注 全血是从人身体直接采集的、混合了一定比例抗凝剂的血液。 主要用于制备血液成分。 不主张直接用于临床。 血浆 血小板 中性粒细胞 年轻红细胞 淋巴细胞(单个核细胞) 红细胞 白 膜 层 适应证 全血中主要含有红细胞、稳定的凝血因子和血浆蛋白等有效的血液成分。 主要起到补充红细胞、稳定的凝血因子和扩容,改善组织供氧的作用。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