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六章 干部病害及其防治 (一)松瘤锈病 危害性 松瘤锈病是松树枝干上的病害 云南西北部个别云南松林分发病率达30% 个别植株上出现40多个木瘤 瘤上部分枝条枯死 症状 病状 松瘤锈病典型病状是干枝上形成近球形的木瘤 病症 春季瘤表层裂缝处溢出黄色蜜滴,干后形成桔黄色斑痕 次年再在瘤的表面出现浅黄色疱状的锈孢子器 病原 栎柱锈菌(Cronartium quercuum) 性孢子无色,单细胞 锈孢子卵形或椭圆形 侵染循环 栎柱锈病是转主寄生菌 早春松树上产生性孢子----锈孢子---- 随风传播----栎类叶片上产生夏孢子----冬孢子----冬孢子萌发产生担孢子----松树上产生性孢子器 发病条件 松树发病与空气湿度有密切关系 山高雾多的山区发病重 丘陵地区发病轻 与海拨有关 在云南松林,一般发生在海拔2100m以上 尤以2500~2800m内分布较普遍 防治方法 直播造林时,应从健康的母树采种,以保证种子质量 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应保持林分一定疏密度促进林木健康生长 以提高松树抗病性 对株数感病率低的林分,可结合间伐清除受病枝条或植株 苗木幼树可喷0.3-0.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 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不宜营造松树和栓皮栎的混交林 松疱锈病 分布及危害 松疱锈病是世界有名的危险病害,我国已发现数种疱锈病,分别在五针松和两针松上,马尾松、赤松、樟子松、黄山松、云南松、油松、华山松等,主要危害幼苗和20年生的幼树枝干部位皮层 发病率极高,3-5年后干枯,严重影响松树生长 云南在曲靖地区的会泽,东川,大理的耳源 症状 病状:肿瘤、黄叶等 病症:用肉眼或扩大镜可以看到的病原菌的营养体或繁殖体 初期在枝干皮层出现淡黄色病斑,边缘色淡―――病斑逐渐扩大―――8-9月病部产生白黄色蜜滴―――第2-3年4-5月间―――病部长出橘黄色泡囊,囊破散放出黄色的锈孢子―――年年发病,树皮加粗变厚,病部稍显粗肿 在转主寄主马先蒿(茶镳子)叶片上产生夏孢子堆和冬孢子柱 病原Cronartium ribicola 红松疱锈病的病原与其它松树的病原属名是相同的 都是担子菌亚门 锈菌目 柱锈菌属引起 侵染循环 冬孢子8-9月在转主寄主上茶镳子叶片上产生―――萌发产生担子、担孢子――-风传播到松针叶上,萌发后由气孔侵入―――菌丝蔓延到树干皮层―――2-3年后,8-9月间在枝干皮层上产生性孢子器―――3-4年5-7月间产生锈孢子器,以后每年都产生锈孢子器―――风传播到茶镳子、马先蒿转主寄主上,气孔侵入―――6-8月产生夏孢子,进行重复侵染―――12-1月产生冬孢子 传播方式 病原以担孢子和锈孢子靠风雨的方式自然传播 远距离主要靠感病松苗、幼树、小径材及新鲜带皮原木的调运 检验及鉴定 检查是否产生锈孢子器 对于1-3年的幼苗及幼树,用染色检验方法,检查松针、小枝树皮中的病原菌菌丝 取有斑点的松针及下方的小枝皮层作徒手切片,用基姆萨(GIEMSA)染色剂染色,在皮层细胞之间有玫瑰红色菌丝时,可以证明被松针锈病或疱锈病侵染 检验处理方法 从疫区调运的松苗要进行严格检疫,发现病苗要及时销毁 当年采伐木材及带皮原木用溴甲烷熏蒸处理,一年后调运,用药量每立方米200克 在感病部可涂松焦油或煤焦油,发病率在40%以上要皆伐补种其它树种 调运黑果茶镳子时,发现叶背有黄色疹状夏孢子堆或冬孢子柱应立即销毁 (二)板栗疫病 分布及危害 板栗疫病又称板栗干枯病,溃疡病(与云南板栗溃疡病不同) 世界性栗树病害,本世纪处欧洲栗和美洲栗几遭覆灭 我国板栗一直认为是抗病的 但在北京、河北、河南、湖南、四川、福建等省均又蔓延 云南金殿后都有。栗实产量和质量都有危害,当病斑环绕主干时,整株枯死 症状 初期被害主干树皮出现圆形或不规则形水渍状红褐色病斑----病部组织松软----略隆起----湿度大时会溢出黄褐色汁液----病部继续扩大,向上下蔓延----病部肥肿(病状)----呈湿腐状,有酒糟味----后期失水,干缩凹陷----感病树皮纵向开裂----春季产生橙黄色瘤状子座----遇水挤出橙黄色卷曲状分生孢子角----秋后子座变为酱红色,其中子囊壳进行越冬----木质部和皮层间可见羽毛状扇形菌丝层(病症) 病原 Cryphonectria parasitica Endothia parasitica 子囊菌内座壳属,分生孢子器不规则形,大小不一,多室,分生孢子无色单生 子囊壳暗褐色,烧瓶状,在子座底部产生 侵染循环 病菌以菌丝,子座,子囊壳在病株上越冬----分生孢子,子囊孢子都可侵染----分生孢子为初侵染主要来源----风雨、昆虫传播----伤口侵入----发病----进行再次侵染 传播途径 风雨昆虫自然传播 远距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