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竹石教学设计
《竹石》教学设计
沱江一小 郑冯杰
设计理念:语文课堂要体现开放襟怀,把课外的学习引进课内,使古诗的教学变 得“充实”“厚实”起来。而且诗人的生平与他诗作蕴涵的精神一脉相承,感悟 诗中内涵,学习诗人借物喻人、咏物明志的写法,达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设计特色: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如竹与石的对话、把自己假想成郑燮,用情景 的创设来加强对文本的体验。教学过程 讲究承接、回环,从入课时赏画到 结课时在画上题诗,前后呼应,浑然一体。
教学目标
⒈知识与能力
⑴理解诗中“咬定、青山、立根、原、破岩、千磨万击、坚劲、任尔”等词。
⑵能用自己的话解释《竹石》,体会竹子立场坚定、决不动摇、不向困难低头的品质。
⒉过程与方法
初读诗文,自主感知;读懂古诗,理解诗意;品读赏析,领悟情感。
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诗人不向恶劣环境和世俗低头,坚忍不拔、刚毅正直的胸襟。
教学重点
体会竹子立场坚定、决不动摇、不向困难低头的品质。
教学难点
体会诗中表露的诗人不向恶劣环境和世俗低头,坚忍不拔、刚毅正直的胸襟。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看图导入,揭示诗题
⒈故事:一天,郑板桥听说镇江江心有座焦山,风景优美,栽了许多竹子。于是他每天逛竹林,摊开纸作画,画上留下了许许多多竹的形象。那一竿竿墨竹翠茎葱葱,枝叶扶疏,配上一两块清奇古怪的石头,题上几句妙趣横生的诗文,让人耳目一新。
看图 :图上有什么?(板书:竹石,郑燮。说到诗人,他还有一个比他的名“燮”更有名的号——板桥)
⒉板书课题,齐读。
提问:是写“竹”还是写“石”?(竹石:扎根在石缝中的竹子。诗人是著名画家,他画的竹子特别有名,这是他题写在竹石画上的一首诗。)
⒊介绍作者:郑燮,字克柔,号板桥,又号理庵,江苏兴化人,生于1693年,卒于1765年,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世称“三绝”,三绝中又有三真:真气、真意、真趣。画擅兰竹,其兰竹深得人们的喜爱和推崇。
二、初读诗文,自主感知
⒈自由朗读,读通读准,注意停顿,和节奏。
⒉指名朗读,齐读。
⒊同桌交流:借助注释,根据自己理解,说说诗文所写。
三、读懂古诗,理解诗意
⒈再读古诗。
⒉理解字意:
咬:在这首诗里指的是紧紧扎根在土里。咬定:比喻根扎得结实,像咬着青山不松口一样。立根:扎根,生根。原:本来,原本。破岩:破裂的岩石。磨:折磨,挫折。击:打击。坚劲:坚韧、刚劲。任:任凭。尔:你。
⒊理解诗句:
竹子咬住了青山就决不肯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之中。历经千万次磨炼更加坚韧不拔,任凭你东西南北来的狂风。
四、品读赏析,领悟情感
⒈品读前两句
⑴“咬”字极为有力,体会到什么?(充分表达了劲竹的坚韧不拔性格)
⑵“破岩”是什么?体会竹子的生长环境的艰险、贫瘠。
⑶前两句写竹子的根在山岩中扎根牢固,暗语什么?(暗语作者坚守人生宗旨不改变。)
⑷指导朗读,表现竹子生长环境的艰险、贫瘠。
⒉品读后两句
⑴竹子不屈服于哪些?在交流中理解“千磨万击”“东西南北风”。
⑵除了风吹雨打,竹子还会遇到什么折磨?(风吹、雨淋、霜冻、雪落,这就是千磨万击!)
⑶后两句写竹子历经磨难之后,照样坚韧不拔,又暗语什么?(暗语作者历经人生的磨难艰险而操守更坚定。)
⑷指导朗读。
⒊归纳主题:《竹石》这首诗通过描写竹子扎根在岩石缝中的坚忍不拔的性格,表现了诗人坚定顽强、不畏艰险,刚正不阿的品质。
⒋表达手法:这首咏物诗,采用了借物喻人、咏物明志(也即借物言志)的写法。(前两行“状物”,后两句“抒情”。)
五、拓展延伸
“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有竹,“岁寒三友——竹松梅”也有竹。有多少人吟诵过这看似普通的竹子!
交流诵读我们课外搜集的竹的典故,竹的诗句。
典故:宋代文与可画竹“胸有成竹”
诗句:王维《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 幽篁 ?yōu?huáng 幽深的竹林)
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六、布置作业:背诵、默写《竹石》
板书设计:
竹石
郑燮
咬定?????千磨万击
???????????????????????????????????????????坚劲
?立根?????东西南北风
?????????????????????????咏物明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层析包括吸附层析分配层析离子交换层析亲和层析等 (2).pptx VIP
- 2019主持人大赛总决赛第三轮巅峰对决王嘉宁VS邹韵演讲稿.doc VIP
- 《房屋建筑学》第6章 建筑构造概论.ppt VIP
- 2025年河北省涿州三中学初三九月月考物理试题含解析.doc VIP
- 超星尔雅学习通《通识写作怎样进行学术表达(复旦大学)》章节测试答案.docx VIP
- C++龟兔赛跑代码.docx VIP
- 人教新版英语九年级Unit1-4试卷.doc VIP
- C++书写日历代码.docx VIP
- 食品仓储安全保障措施.docx VIP
- 辽宁省抚顺市新抚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