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家汇公园方案梳理部分.ppt

  1.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竖向设计 公园最高点为烟囱所在广场,景观天桥起点与其同高 公园下沉空间有三处,分别为上海老城厢、法式殖民公园、水体下沉空间。 水体下沉空间,是公园的最低点。 上海老城厢,为场地最低点。 公园与周边道路相差0.3m左右。 A-A剖面 规划竖向设计 A A’ +1.05 -3.25 -2.95 ±0.00 ±0.15 +1.05 +1.05 -3.25 -2.45 -1.65 规划竖向设计 +1.05 ±0.0 +1.05 -2.95 -1.65 -2.45 +0.30 公园整体竖向为外高内低。 一、有利于排水组织,兼有防灾功能。 二、有利于公园整体土方平衡 三、视线上有效隔离外部交通对园内的干扰 +1.05 -3.25 i=3% i=1.5% i=2% 规划种植系统 一、整个公园的绿化覆盖率达70% 。 二、主要分为规则式列植、自然式栽植、散植、整形灌木等种植方式。 ART DECO风格区 殖民地花园区 上海老城厢 规划种植系统 规则式列植——主要为临街行道树、公园主轴、ART DECO风格区、殖民地花园 自然式栽植——乔灌木或丛植、或片植,主要在景观水系南岸的肇嘉浜路一侧 散植——主要为滨水区域散植的垂柳 整形灌木——ART DECO风格区、殖民地花园、上海老城厢三处 规则式列植 自然式栽植 散植 整形灌木 图例 入口广场 白玉兰、广玉兰、 紫薇、梅花、海棠 天平路一侧 香樟、女贞、杜英 入口广场东北侧 樱花林、白玉兰、 紫玉兰、桂花 衡山路一侧 悬铃木 上海老城厢 花灌木 榔榆、苦楝点缀 A R T 一D E C O 风格区 棕桐、加拿列海枣、 华盛顿棕搁 林荫大道 榉树 疏林草地 常绿、落叶混交林 百年香樟 沿湖绿化 垂柳、枫杨 水生鸢尾、睡莲 特色绿化 竹林 肇嘉浜路一侧 结合自然入水的草坡 天桥两侧 深山含笑、香樟 木本绣球花道 殖民地花园 整形花灌木 规划种植系统 树种选择充分体现了上海特色与公园主题。 主要树种以广玉兰、白玉兰、桂花体现上海特色。 以香樟、榉树、朴树、银杏、悬铃木等为主要树种。 球场绿化 南北两侧围合 东西两侧透空, 疏林草地 香樟、银杏, 规划照明系统 衡山路路灯系统 徐家汇公园景观灯系统 规划照明系统 徐家汇公园主要为三种灯具,材料统一,造型简洁,符合公园整体格调,从整体至细节都呈现出统一的风貌。 主要照明 高度约3.2米,分布于整个公园步行系统,照度适中,灯光柔和。充分考虑与行人的关系,与景观有机结合,照明的同时,营造曲径通幽的浪漫氛围。 重要节点照明 高度约4.5米,分布区域为入口广场、篮球场及两条主要景观主轴道路。照度较高,以获得热烈的气氛。 篮球场较亮其他两处比较柔和,灯光偏暖营造空间氛围 景观天桥照明 高度约3.2米,分布于景观天桥单侧,照度适中,光线柔和,且照明范围较小。 充分考虑使用者的面部感受,照明氛围舒适、恬静,与景观天桥融为一体。 其他照明 徐家汇公园无草坪灯。 在雕塑、水景、景观高架桥下,有射灯、地灯等灯具,以烘托气氛,强调重要小品构筑。 在恒悦轩等特殊景点,有着较独立的照明设计。 空间氛围塑造及人群使用方式 活动空间分布 广场及重要开放空间 节点广场——遮荫不足、座椅较少 夏季日间活动人群较少 晚间,成为周边居民的主要集聚地,运动、跳舞、游玩等 两条主要轴线——遮荫好、宽敞、足够的座椅,成为人们主要的活动休息场所。 广场节点 主要轴线 公园共有两处较为私密的空间 法式殖民公园——坐凳极少,水池景观不完善,导致使用人群极少,成了一个消极空间。 红楼露天餐厅——工作日期间消费人群极少。 私密空间 红楼露天餐厅 法式殖民花园 红楼露天餐厅 法式殖民花园 滨水休闲空间 空间开敞——适宜的步行尺寸、开敞的草坪、自然的驳岸形式及水中鲤鱼和黑天鹅,使得滨水区成为一处吸引人群的场所。 但是景亭遮荫不足,炎热的夏季日间几乎无人游玩。 滨水空间 儿童 青少年 中青年 中老年 主要活动时段 不定时 下午4点以后 工作日的傍晚、清晨、周末全天 早晨、晚上 主要活动地点 儿童游乐场地及水边 篮球场、椭圆形广场 比较分散 林荫道、老城厢 主要活动项目 戏水、游戏 打篮球、轮滑 穿行、休息、散步、看书、照相、慢跑等 锻炼身体、跳舞、聊天、下棋等 对私密性、领域性的要求 弱 较强 强 弱 行为习惯 为人所看 边走边玩 抄近路 看人、交流 使用者行为特征 工作日期间——9:00-11:00、13:00-17:00两个时间段的人群明显减少。 周末期间——9:00-11:00、13:00-17:00人流大大增加。 此次调研为夏季时分,观察的结果与时节相适应,中午尤其炎热,所以使用者较少。 结果显示: 晨练的人群并不受工作或节假日的影响

文档评论(0)

peace030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