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行政法-熊文钊.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第 1 页 第 2 页 第 3 页 第一章  税务行政法 的基本范畴 第一节    税务行政法的核心内容 税收 一 、税收的概念及特征 (一 )税 收 的概 念 税收是 国家凭借政治权力 ,按照法律规定的标准 ,强制地对 一部分社会产 品进行 的无偿分配 ,是 国家取得财政收入 的一种方 式 。 税收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条件下 的产物 。在原始社会初期 ,社会 的基本单位是一个个独立 的氏族 组织 ,集体劳动 、共 同消费,由于生产力极其低下 ,没有剩余劳 动产 品,没有私有制 ,没有阶级和 国家 ,因而也不可能出现和存 在税收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私有制 的出现 ,氏族 内部逐步形成 了剥削与被剥削的阶级对立 ,这种矛盾的加深以至不可调和 , 便 产生 了国家 。国家 的产生和存在是税收产生和存在 的决定因素 。 国家政权为 了行使其职能,维持其正常活动 ,必须耗用一定的物 质资料 ,因而必须采取适当的方式取得财政收入 ,税收就是 国家 在一定客观经济条件下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主要方式 。 国家通过税收 ,强制地把一部分社会产 品从社会成员手 中转 变为 国家所有 ,从而改变了社会成员各 自占有 的社会产品份额 。 因此 ,税收虽然是取得财政收入 的手段 ,但本质上体现的是社会 再生产过程 中以国家为主体 的一种特殊分配关系 。这种分配关系 第 4 页 的特殊性体现在 以下方面: 第一 ,国家征税凭借 的是政治权力 。国家征税所凭借 的不是 所有者 的权力 ,而是 国家 的政治权力 。这 同利润 、利息和地租等 分配范畴是不 同的。依据资本 的所有权 ,可 以取得利润 、利息的 收入 ,依据土地 的所有权 ,可 以取得地租 的收入 。而 国家作为阶 级统治的机器 ,征税 的依据是政治权力 ,即通过 国家 的政治权力 把私人 占有的社会产品的一部分变为国家所有 。 第二 ,税收体现一定的社会产 品分配关系 。在税收的整个过 程 中,必然发生 国家与各种不 同性质和规模 的经济单位之 间的分 配关系 ,必然发生 国家与社会各阶级 、各阶层居 民之 间的分配关 系 。所 以,这种分配关系与一般 的分配关系迥然不 同。一般 的分 配关系 ,如企业和职工之 间的分配关系 、房屋 出租者与承租者之 间的分配关系 ,都是 以经济组织或个人为主通过有偿交换而发生 的分配关系 ,而税收这种分配关系则是 以国家为主体采取强制无 偿形式而发生 的。 (二 )税 收 的特 征 税收的本质既然是 以国家为主体所形成 的特定的分配关系 , 表现为 国家 占有一部分社会剩余产 品,必然要求税收具有 以下特 征: 税收的强制性 。所谓强制性 ,是指税收是 以国家政治权 力为依托 ,国家用法律形式规定 ,纳税人必须依照税法 的规定 , 按时足额地纳税 。税法 同国家制定的其它法律一样 ,都是 由国家 强制力保证执行 的行为规则 ,对 不 同的纳税人具有 同样 的强制 力 。所 以,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必须依法纳税 ,否则 ,就要受到法 律 的制裁 。 税收的无偿性 。所谓无偿性 ,是指 国家征税 以后 ,纳税 人缴纳 的货 币或实物就转变为 国家所有 ,纳税人得不到任何报 第 5 页 酬 ,不存在等价交换 ,也不再返还 。税收和 国债收入 、规费收入 是不 同的。国家发行公债 ,国家是作为债务人对债券持有者具有 直接 的偿还关系 ,而且公债 的发行均 以自愿认购为前提 ,并 以偿 还为条件 ;规费收入则是 国家机关为单位或居 民提供某种服务或 国家针对 固定资产 的使用 、国家资源 的开发而取得 的报酬 。它们 与税收的根本 区别是前者有偿 ,后者无偿 。当然 ,税收无偿性 的 特征是对具体纳税人来说 的,绝不能把它和社会主义财政 “取之 于民,用之于民”的阶级本质意义上 的返还性对立起来 。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请先注册登录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