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五、病理变化 4、脾脏呈显著的肿大,增至2-5倍,脾髓呈暗红色,软化如泥状或糊状; 5、肝及肾充血肿胀,质软而脆弱; 6、肺及呼吸道黏膜充血及水肿; 五、病理变化 7、全身的淋巴结肿大,呈黑红色,切面湿润呈褐红色,并有出血点,尤以胶样浸润部位及其附近的淋巴结更为显著,但是,为了防止扩大传播,造成新的疫源地,通常对炭疽尸体禁止解剖。 炭疽 六、诊断 1、临床综合诊断 对原因不明而死亡或临床上出现痈性肿胀,腹痛、高热、病情发展急剧,死后天然孔出血的病畜,应首先怀疑为炭疽。调查该地区内近年来有无炭疽的发生,炭疽死畜的处理情况,发病动物的种类及季节性,炭疽预防注射情况等,为确诊提供依据。 六、诊断 2、细菌学诊断 (1)镜检:对可疑炭疽病畜,生前可采取静脉血,水肿液或血便,死后采取末梢血或脾、涂片后,进行瑞特氏染色,发现带荚膜的大杆菌,即可确诊。 六、诊断 (2)分离培养:炭疽杆菌的菌落很有特征,是确诊的重要根据之一,但病程经过短,生前的诊断价值较小,多用于腐败污染的病料及毛皮的检查,一般采用加温分离培养法。 (3)动物试验:一般常用小鼠,豚鼠和家兔。本法是确定细菌致病力的重要方法,也用于陈旧含杂菌较多的病料的分离培养。 六、诊断 3、血清学诊断: 常用的是沉淀试验(Ascoli氏反应):是把死于炭疽动物尸体组织的浸出液与特异炭疽沉淀血清重叠,二液接触面可产生灰白色沉淀环,这是简便而快速的方法,但不是特异的,因荚膜中的多糖与蜡状芽胞杆菌相同。 六、诊断 4、鉴别诊断 (1)中暑:主要发生在烈日爆晒、作业或气温高、湿度大的季节。病畜表现体温升高,全身大汗,呼吸高度困难,静脉高度紧张,血液粘稠易凝,往往伴发肺水肿。 六、诊断 (2)急性肠炎:病马体温升高,腹痛、腹泻,易与炭疽混淆,鉴别必须取血便进行镜检。 (3)马巴氏杆菌病:多发生于幼驹,脾不肿大,病料镜检,可见两极染色的短小杆菌。 七、治疗 动物炭疽病程短促,往往来不及治疗而死亡,病程较长者,可同时应用抗炭疽血清和抗生素。 人炭疽,应首先青霉素静注或肌注,最好同时给予抗炭疽血清。 八、防疫措施 1、发生炭疽时的处理: ①当病畜诊断确定为炭疽后,应立即对该农场或病畜饲养地宣布为疫点,封锁发病场所。对疫点内所有动物作临床检查,测温,分出病畜及可疑病畜,并给予治疗。曾与病畜或死畜直接接触的动物用免疫血清接种,经1-2天后再接种疫苗。假定健康群应做紧急预防接种; 八、防疫措施 ②病畜的畜舍,畜栏,用具及地面应彻底消毒,病畜躺过的地面,应把表土除去15-20cm,取下的土应与20%漂白粉溶液混合后再进行深埋,污染的饲料、垫草、粪便应该烧掉。 ③尸体不能解剖,要用不透水的工具运走,运输工具底面铺上漂白粉,尸体应连皮一起烧掉,否则深埋,不得浅于2米。尸体底部及表面应撒上厚厚漂白粉。尸体接触的车及用具,用完后要消毒; 八、防疫措施 ④工作人员必须有手套、靴子、工作服、用后消毒。手和体表其他外露部分有外伤的人员不得看管病畜、处理尸体或清扫消毒畜舍; ⑤疫点内禁止动物随便移动,禁止动物出入疫点,禁止输出畜产品和饲草料,禁止使用病畜乳肉,在最后一头病畜死亡或痊愈后,再过15天,到疫苗接种反应结束时解除封锁,解除前再进行一次终未消毒。然后报请上级批准,方可解除封锁。 八、防疫措施 2、炭疽预防接种 经常发生炭疽及受威胁地区的易感动物,每年均应作预防接种。目前我国应用有无毒炭疽芽胞苗和第二号炭疽芽胞苗。每年注射一次,可以获得一年以上坚强而持久的免疫力。 炭 疽 Anthrax 炭疽 一、病原 二、流行病学 三、发病机理 四、症状 五、病理变化 六、诊断 七、治疗 八、防疫措施 一、病原 概述: 炭疽是由细菌引起的家畜、野生动物和人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临诊特征是突然高热,可视粘膜发绀和天然孔出血。其病变的特点是呈败血症变化,以尸僵不全,血凝不良,脾脏显著肿大,皮下和浆膜下呈出血性胶样浸润为特征。 在普通琼脂平板上形成不透明、灰白色、干燥、表面粗糙、边缘不整齐的火焰状或雪片状菌落,用低倍显微镜观察,见有卷发状结构,在通肉汤内,生长有絮状沉淀,液体透明并有菌丝或菌团浮游,本菌为兼性需氧菌。 病原形态 ●本病的病原为炭疽杆菌,G+。呈竹节状,有荚膜,无鞭毛。病畜体内的菌体不形成芽胞,一且暴露空气中,在12-42℃条件下,可形成芽胞。 形态 形成芽孢的炭疽杆菌 炭疽杆菌(电镜) 一、病原 本病的菌体对外界理化因素的抵抗力不强。但芽胞的抵抗力很强,在干燥状态下可存活50年以上,干热150℃60分钟内杀死,现场消毒常用20%漂白粉、2-4%甲醛、0.15%过氧乙酸。 本病对青霉素、四环素族、氯霉素及磺胺类药敏感。 二、流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辽2015T402 民用建筑空调与供暖冷热计量设计与安装.docx
- 《学校绿化养护服务方案》.doc
- 河北建筑国企招聘笔试题库.pdf VIP
- 副高卫生职称《放射医学》(题库)模拟试卷三.docx VIP
- 第四章原产地规则.ppt VIP
- 《海南全景解析》课件.ppt VIP
- 2016年张掖市中考化学试卷及答案.doc VIP
- AP微观经济学 2019年真题 附答案和评分标准 AP Microeconomics 2019 Real Exam with Answers and Scoring Guidelines.pdf VIP
- 外研版八年级上册英语单词表(附自测单).doc
- 入职通知书模板 .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