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抗生素的临床合理应用幻灯片.ppt

  1. 1、本文档共9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请看右边绿色的圈,蓝色的字代表目前我们临床上常见抗生素的用法,红色的字代表准确的给药方式: 青霉素……正确的给药方式应该是…… 凯福隆……正确的给药方式应该是…… 头孢拉定……正确的给药方式应该是…… 西力欣…….正确的给药方式应该是…… 另外,大家也看到: BID并不代表Q12H,有时护士只是中间间隔一瓶补液,就算是BID了。 TID也不代表Q8H。 造成这个结果的最主要原因: 医护人员对各种药物特性及规范用药的重要性认知不足。 但是如果医生完全规范给药,实际上有阻力: 造成护士的工作量增加 门急诊的病人顺应性差 一天一剂使用的药物体现出方便,有效,经济的优越性。 * 抗生素按杀菌活性可分成二类: 时间依赖型 浓度依赖型 * 时间依赖型的抗生素主要的一大类就是b -内酰胺类 (青霉素类、头孢菌素、氨曲南、碳烯类),克林和大环(红、克、阿奇)、四环、链、万古,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多的一些抗生素 它有以下特点: 持续后效应-无或轻、中度 在MIC4-5倍时杀菌率即处于饱和 杀菌范围主要依赖于接触时间 血药浓度超过MIC时间是与临床疗效相关的主要参数 * 浓度依赖型的抗生素包括氨基糖苷类和喹诺酮类,甲硝唑 它有以下几个特点 投药目标达到最大药物接触,药物浓度越高,杀菌率及杀菌范围也越大 24小时AUC(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MIC、峰浓度/MIC是疗效相关的主要参数 * 名词解释: TMIC:血浆浓度高于细菌MIC值的时间 TMIC%:血浆浓度高于细菌MIC值的时间与该药给药间隔(时间)的比值 * 照幻灯片读。 强调以往一直认为TMIC,但目前认为TMIC 40-50%就能保证有效的细菌清除 为什么会把TMIC 定在40-50%,请下面的两个实验结果 * 对于耐药的肺炎链球菌来说,要达到TMIC% 40-50%: 对于半衰期1小时的抗生素来说,例如青霉素,它的给药方案必需是2Mu,q6h。 对于半衰期在1-2小时之间的抗生素来说,例如头孢噻肟,它的给药方案必需是1.0,q8h。 对于半衰期8小时的抗生素来说,例如头孢曲松(罗氏芬),它的给药方案是1.0,q24h。 反过来说,要达到TMIC% 40-50%,只有罗氏芬的给药方式可以一天一次,其他短半衰期的抗生素如果它也按一天一次这样给药,它的TMIC% 不能达到40-50%,也就是说不能保证有效的细菌清除。 * 照读幻灯片 * Professor Dagan will end his presentation by commenting that antibiotics should treat the whole patient, ie they should exert a positive influence at the site of infection and on the flora in the nasopharynx 不规范的给药方式意味着不足量的抗生素治疗,TMIC30-40%, 假如某种细菌感染了宿主,黄色的代表MIC值低的敏感菌,绿色的代表MIC值较高的耐药菌,不规范的给药方式导致敏感菌被清除,耐药菌持续存在并传播。 细菌学治疗失败: 63% 临床治愈 临床的症状与体症消退缓慢 临床治疗失败的危险性 增加临床并发症的危险 耐药菌的产生 耐药菌的传播 虽然有部分的病人也能临床治愈,但是临床治愈并不等于细菌学治愈,这些病人很可能是耐药菌的携带者。 * 强调对医生利益的损害。 照读幻灯片。 * 罗氏芬是半衰期最长的头孢菌素:6~10小时,平均 8小时。 临床常用头孢菌素给予静注1克后,只有罗氏芬半衰期长达8小时,其他头孢菌素半衰期大多数在1-2小时之间 链霉素、卡拉霉素、核糖霉素 对肠杆菌科、葡萄球菌属作用较好,对铜绿假单胞菌无效。 庆大、妥布、小诺霉素、奈替米星、阿米卡星、异帕米星、依替米星 对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G-杆菌作用强大,对葡萄球菌亦有良好作用。 巴龙霉素、新霉素、大观霉素 前两者毒性大仅供口服或局部应用,大观霉素仅用于单纯性淋病。 所有氨基糖苷类药均对肺炎链球菌、溶血链球菌几无作用。 作用特点 水溶性好、性质稳定,属静止期杀菌剂 抗菌谱较广,对球菌、需氧G-杆菌有良好作用。 作用机制为与细菌核糖体30S亚基结合,抑制蛋白质合成。 同类药物间有交叉耐药性。 口服吸收差,一般肌注或静注,大部分以原形由肾脏排泄。 主要不良反应为肾毒性、耳毒性、神经肌肉阻滞 细胞内浓度低,但有后效作用,属剂量依赖型药物。每日给药1~2次即可。 使用氨基糖苷类药物注意事项 密切注意肾毒性、耳毒性、神经肌肉毒性; 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一般不用(多为肺炎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感染); 新生儿、婴幼儿、老年患者避免使用; 孕妇、哺乳期避免应用; 肾功不良

文档评论(0)

smd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