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课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学生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 一、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的概念 • 人际交往指的人与人之间心理和行为的沟 通过程。 • 人们彼此之间相互影响而形成心理的和社 会的联系就是人际关系。 二、人际交往的重要意义 • 人际交往是人类社会存在的方式。 • 人际交往是人社会化的基本途径。 • 人际交往是维持人的心理和生理健康的必 要条件。 三、人际交往的建立与发展过程 四、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类型 • 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 广义指大学生和与之有关的一切人的相互 作用过程。 • 狭义指大学生在校期间和周围与之有关的 个体或群体的相处及交往,其中最主要的 是师生交往和同学交往,同室交往是大学 生的一种特殊的人际交往。 五、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意义 • 人际关系影响学习效率和身心健康。 • 人际关系影响个性发展。 • 人际交往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保证。 六、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 平等意识强 • 高期望值与高挫折感 • 情感型交往与功利型交往并重 • 重视与异性之间的交往 七、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因素 • 环境因素 – 校园、集体、家庭、地区、社会 • 心理因素 – 认知、情感、人格 • 其他 – 空间与时间、相似与互补、外表与特长 八、个人品质受到喜欢的程度 九、常见大学生交往障碍 • 缺少知心朋友 孤独心理 • 与个别人难以相交 嫉妒心理 • 感到交往有困难 自卑心理 • 社交恐惧症 羞怯心理 • 不想交往 猜疑心理 十、人际交往的原则 • 真诚待人 • 平等尊重 • 宽容大度 • 互惠互助 • 讲究信用 • 交往适度 十一、人际交往中的心理学效应 • 首因效应 • 近因效应 • 晕轮效应 • 刻板效应 • 定势效应 • 投射效应 十二、人际交往技巧 • 换位思考 • 真诚的赞美 • 主动交往 • 友善的微笑 • 记住名字 • 保持适当距离 十三、人际交往的语言艺术 类型 沟通特点 行为表现 心理机制 愣说 强加于人 急于表现自我、强调自我感 自我中心 受、不给对方说话机会 自恋心理 傻听 被动呆板 反应迟钝、机械听说、不善 缺乏主见 提问、不善澄清思路 依赖心理 愣听 有严重沟 听话不专心、说话不得要领 自我沉溺 傻说 通障碍 、很少反馈、不在乎反馈 严重自恋 善听 善解人意 反应机敏、主动听说、反馈 全神贯注 会说 及时、不强加于人 同感共情 十四、人际交往的身体语言 • 目光 • 表情 • 身体姿态 十五、各种身体姿势及意义 十六、各种身体姿势及意义 十七、人际交往的距离 • 亲密距离:0.15-0.45米 • 个人距离:0.45-1.22米 • 社交距离:1.22-3.65米 • 公共距离:3.65-7.62米以上 十八、增加人际吸引的技巧 • 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树立恰当的自我意识 • 尽量满足他人自尊的需要 – 记住名字、个人信息 – 真诚

文档评论(0)

xingyuxiax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