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测血浆胶体渗透压在子痫前期病人中的临床意义-公共卫生专业论文.docxVIP

监测血浆胶体渗透压在子痫前期病人中的临床意义-公共卫生专业论文.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 —1— 摘 要 监测血浆胶体渗透压在子痫前期病人中的临床意义 研究生:丁桂凤 导师:邵红 教授 摘 要 目的 :探讨监测血浆胶体渗透压 (Plasma colloid osmotic pressure,PCOP) 在子痫前期病人中的临床应用,从而改善母婴预后,为子痫前期早期筛查 和诊治提供新的思路。 方法: 非随机对照试验研究 2009年 3月至 2010年 9月 住院分娩的子痫前期病人 845例 ,其中血浆胶体渗透压 14mmHg为 A组 ,共 119例, 14mmHg≤血浆胶体渗透压 18mmHg为 B组, 共 309例, 血浆胶体渗 透压 ≥18mmHg为 C组 ,共 417例 ,将三组孕产妇的一般情况 、处理时机及围 产结局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1.A组的多胎妊娠 、早产儿出生率 、低体重 儿出生率 、围生儿死亡率及剖宫产率均明显高于 B、C组 ,在定期产检方面 以及新生儿体重明显低于 B、 C组,具有统计学差异( p< 0.05),但 B、 C 两组之间在上述方面无统计学差 异( p0.017);2、A组的总蛋白 、白蛋白 均明显低于 B、 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B、 C两组间比较 有统计学意 义( p0.017);24小时尿蛋白定量 、出现胸腹水人数及输白蛋 白人数明显高于 B、 C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B、 C两组 间比较亦有统计学差异 (p< 0.017); 结论: 1、 当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至 14mmHg以下时,母婴结局差,动态监测血浆胶体渗透压,可及早发现并 干预 、指导于临床 。2、血浆胶体渗透压可作为一项产科临床监测指标 ,尤 其是应用于子痫前期病人,适时实施干预,可预防轻度子痫前期向重度子 痫前期转化,可预防子痫前期病人病情发展,改善母婴结局。 关键词: 血浆胶体渗透压;子痫前期;妊娠结局 新疆医科大学医学硕士学位论文 Monitor blood plasma colloid osmotic pressure to preeclampsia patients clinical sense Postgraduate: Ding Gui Feng Supervisor: Professor Shao hong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monitor blood plasma colloid osmotic pressure to preeclampsia patients clinical application, thus improves the maternal infant prognosis, provides the new mentality for its early screening and the diagnosis. Methods: The non-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research in march 2009 to September 2010 delivery of 845 hospitalized cases of maternal preeclampsia, in which delivery of pregnant women with colloid osmotic pressure 14mmHg 119 patients(A group), with 14mmHg≤ colloid osmotic pressure 18mmHg 309 cases (B group), with colloid osmotic pressure≥18mmHg 417 patients(C group), the three groups carried out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general situation, maternal timing and perinatal outcomes. Results: 1. A group of multiple pregnancies, premature birth rate, low birth weight and perinatals mortality and cesarean section rate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group B and C, in the regular production inspection and birth weight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group B and C, has statistically s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1****984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