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无损检测的一些新进展-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PDF

超声无损检测的一些新进展-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超声无损检测的一些新进展 王小民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北京100080) 1 引言 接受了中国声学学会让我写一份关于工业超声无损检测进展的报告这一任务后,深感力 不从心,难以胜任。除去个人能力有限的因素外,困难在于超声无损检测的应用领域十分广 泛,被检测对象往往具有强烈的个性,内容非常庞杂,远非拙笔所能描画。但是,伴随着市 场经济和社会需求的快速发展,我们毕竟已经走进了质量决定竞争成败的21 世纪。作为保 障工业生产安全和质量的科学技术手段之一,由于需求的牵引或技术的推动,工业超声无损 检测又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和重视,出现了许多热点问题和技术进展。本文只能就作者所知, 简要地介绍超声检测领域的一些新的动向,勉强做到“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在完成了中 国声学学会之托的同时,也期望对关心这些问题的读者有所裨益。 超声无损检测利用超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特性检测目标的存在,评价目标的特性。与其 它常规无损检测技术相比, 超声无损检测具有被测对象范围广、穿透力强、检测灵敏度高、 目标定位准确、成本低、使用方便、速度快、对人体无害及便于在线检测等优点。几十年来, 超声无损检测已得到了广泛应用,几乎涉及到所有工业部门:钢铁、机器制造、锅炉压力容 器有关部门、石油化工、铁路运输、造船、航空航天、高速发展中的新技术产业如集成电路、 核电等重要工业部门[1]。 超声无损检测适用于各种尺寸的锻件、轧制件、焊缝和某些铸件,无论是钢铁、有色金 属和非金属,大量应用于金属材料和构件的在线监控和产品在役检查。超声无损检测的应用 领域不断扩大,包括各种机械零件、结构件、电站设备、船体、锅炉、压力或化工容器等.我 国对各种大型结构压力容器和复杂设备都已具备检测能力。核电工业虽然是我国的新兴工业, 但超声检测已用于核电工业的各个方面。我国已能按业主的要求及标准的规定,使用国际先 进的装备,执行国际通用标准,完成核电厂和核设施的役前及在役检查。利用超声波测量流速、 流量的技术在医疗、供水、排水、废水处理、电力、石油、化工、冶金、矿山、环保、河流、 海洋等计量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不仅可用于流体,液体两相流的测量,还可用于气体流量测量, 其研究已有数十年历史。 超声检测领域受到人们关注和重视的热点问题来自需求的牵引和技术的推动,或者是因 为工业或国防的发展提出了一些新的迫切需要解决的无损检测问题,或者是一些长期困惑人 们的难题,在无损检测方法的关键技术有所突破时,再度成为大家关心的热点问题,本文主 要介绍其中某些超声检测问题的新进展。 2 超声成像技术 人从视觉获取的信息量远远大于从其他感官获取的信息量,“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说明人更相信眼睛所看到的现象。对于人眼看不见的光学不透明介质内部结构,超声成像技 术能把被检测目标(厚度或缺陷等)转变成眼睛能够直观“看到”的图像。随着计算机和数字 技术的突破,超声成像技术获得了飞速的进步,图像质量和成像速度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工 业无损检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也长期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需要注意,对于超声成像技术形成的图像,也会有 “眼见不为实”的情况发生。一方 面,从成像原理上有可能产生伪像,或者细微结构被遮盖;另一方面,图像形成时可能存在 人为控制因素,尤其是用扫描成像技术和数字重建成像技术得到的图像。图像的色彩实际是 ‘伪色彩’,是由仪器制造者选择的调色板调出来的。而人眼对不同色彩的敏感程度存在差 异,可能会导致不正确的结论。 2.1 便携式超声C 扫描成像技术[2-4] 超声C扫描成像技术是超声无损检测的传统方法之一,可对缺陷的形状和大小以及位置 直观地做多角度成像显示。一般用液浸法,将被测试件放在水槽中进行自动甚至手动逐点扫 描采样,或者采用喷水法,用喷水探头使得超声波进入被测试件,完成逐点扫描采样,利用 计算机对采样得到的数据进行成像处理。 传统的超声C扫描成像技术的缺点是:因为需要逐点扫描采样,所以检测速度慢,效率 低,一般情况下扫描一平方米的面积需要一个小时;因为需要液浸或喷水,所以应用范围受 到一定限制,有些检测对象不允许被水浸泡或不允许长时间受水浸泡,例如,航空航天领域 广泛采用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国防工业中使用粘接结构部件、电子工业中的电路板,等等; 由于设备庞大,因而移动不灵活,一般需安装在固定位置;设备昂贵。 电子、微计算机和换能器技术和性能的不断发展为解决上述问题

文档评论(0)

136****37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