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人物形象2017.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 采莲曲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巩固练习: 采莲曲 白居易 菱叶萦波①荷飐风②,荷花深处小船通。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③落水中。 注:①萦波:在水波上旋转浮动。②飐风:在水中摇摆。 ③搔头:古代妇女绾发的簪子。 简析两首诗中采莲少女形象的异同点。 答案: 两首诗中的采莲少女都热爱劳动,辛勤劳作。 王诗中少女美丽、欢乐,充满青春活力; 白诗中少女羞涩、纯真,情感真挚。 (2014年山东卷)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回答问题。 寻诗两绝句 陈与义 楚酒困人三日醉,园花经雨百般红。 无人画出陈居士①,亭角寻诗满袖风。 爱把山瓢②莫笑侬,愁时引睡有奇功。 醒来推户寻诗去,乔木峥嵘明月中。 【注】①居士:指文人雅士。②山瓢:天然粗陋的酒器。 诗中“陈居士”的形象特点是什么?请结合两首诗加以分析。(4分) 答案: ①行为洒脱 ②情趣高雅 ①“楚酒困人三日醉”“爱把山瓢莫笑侬”从陈居士喜欢喝酒可以看出他洒脱的性格特点。 ②“亭角寻诗满袖风 ” “醒来推户寻诗去”白天寻诗,夜晚寻诗,表现了陈居士沉迷于诗歌创作的高雅情趣。 梦江南 温庭筠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 词中三、四两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4分) 古诗鉴赏 —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诗歌作品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 形象 人(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 物(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 景(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 人 古典诗歌之人物形象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自我形象 (诗人自己的形象) 长干曲崔颢 君家何处住? 妾住在横塘。 停船暂借问, 或恐是同乡。 他人形象 (诗中主人公形象) 古典诗歌人物形象考查要求: 把握形象的特征, 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 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如何正确鉴赏古诗中的人物形象 知识积累 1.了解古诗中常见的人物形象类别 2.掌握鉴赏人物形象时常用的术语 常见诗歌人物形象类举 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 如: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 如: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 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王维。《山居秋暝》。 4.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 如陆游和辛弃疾如《示儿》、《破阵子》。 5.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 如李白的《赠汪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6.游子、思妇的形象。 如范仲淹的《苏幕遮 怀旧》“黯乡魂,追旅思。” 温庭筠的《菩萨蛮》“双双金鹧鸪”; 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 如王翰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杜甫的《兵车行》。 方法一:知人论世,结合背景,展开联想和想象,把握形象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试分析人物形象 陈子昂在武攸宜幕府担任参谋,随军出征。武攸宜兵败,情况紧急,陈子昂请求遣万人作前驱以击敌,武不允。稍后,陈子昂又向武进言,不听,反把他降为军曹。诗人接连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蓟北楼(即幽州台、黄金台,遗址在今北京市),写下了《登幽州台歌》 塑造了一位胸怀大志却因报国无门而异常孤独苦闷的诗人形象。前两句俯仰古今,不遇明君,第三句写出空间的辽阔,第四句在广阔的时空背景下突出孤独的诗人形象。表现了怀才不遇的旷古之愁。 方法二: 关注刻画人物的心理细节,从人物的神态、行动、心理、处境等角度入手分析,关注反映感情的词语(情语)。 点绛唇 李清照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袜刬(chǎn)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分析李清照的《点绛唇》中女主人公形象。 1、塑造了一个活泼娇媚、天真纯洁、感情丰富又略带几分矜持的少女形象。 2、第一句是动作描写,写出了少女的活泼快乐;第二句写少女的神态,展现了人物娇媚的风姿;第三句写少女含羞躲避的情状;第四句在“走”与“回首”的矛盾和“却把青梅嗅”的掩饰中展现了想见又怕见的微妙复杂的心理(含羞、好奇、爱恋等)。 3、表现了词人李清照对爱情的强烈追求和对自由的渴望 方法三:注意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