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doc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doc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5.诗词曲五首 教学目标: 1.了解五首诗歌的作者生平及相关的背景知识,背诵五首诗歌。 2.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3.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了解我国古代诗歌在体裁上形式上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1.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2.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了解我国古代诗歌在体裁上的特点。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探究古代诗歌的分类常识,诗、词、曲的特点。 2.了解各位诗人的生平。 教学方法: 本课教学,以诵读为主。这五首诗词曲,都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作品,也是《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背诵的篇目。因此,教学本课,首先应在熟读的基础上,落 实背诵的要求。在读、背的过程中,让学生完成默写的练习。通过默写,使学生更熟练地识记这五首诗词曲。基本上是按照“读——品——背”的顺序进行,精讲多 读,以读带品。 品读时,要求读出作品的节奏韵味,把握作品的感情基调,读出诗人所表达的内在感情。如《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无限辛酸、愤懑不平以及坚定信念和乐 观精神,《赤壁》中流露出的抑郁不平之气,《过零丁洋》中的忧国之痛和愿死国难的满怀豪情,《水调歌头》中的缠绵悱恻与乐观旷达,《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对 国计民生的忧虑等。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一、导入新课 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从小爱下围棋。与专教唐德宗太子下棋的棋待诏王叔文很要好。太子当上皇帝后,他的教师王叔文组阁执政,就提拔棋友刘禹锡当监察御史。 刘禹锡因参加王叔文“永贞革新”运动而被贬到连州,好容易等到10年后,他奉诏回到长安,因游玄都观,写下了《赠看花诸君子》一诗:“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他以玄都观比当时的朝廷,以“轻薄桃花”讽刺满朝中红极一时的权贵都是自己被贬后才爬上去的。刘禹锡因诗获罪,再次被贬到更荒远的播州去当刺史。14年后诗人再一次被召回长安,他又写了《再游玄都观》:“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诗人以嘲讽的口吻表示对政敌的蔑视,显示了他坚持真理、顽强不屈的精神。据说本诗再次引起执政者的不悦,刘又遭贬谪。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刘禹锡被罢和州刺史后回归洛阳,途经扬州与被罢苏州刺史后也回归洛阳的白居易相会。两人天涯沦落人,惺惺相惜。在酒席上,白居易吟诗《醉赠刘二十八使君》相赠。 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白居易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诗中自居易对刘遭贬表示了同情和不平,刘写此诗回赠白居易。这首诗同样表现了诗人意志不衰、坚韧不拔的气概。 探究生趣 第一步,泛读课文。指导学生阅读时,要求结合注释,梳理诗意,将课下重要注释简化后移到课文相关位置处。用(1,2,……)标出诗内层次,批注自己的阅读感受,列出不懂之处。 一、在阅读过程中校正读音,积累词语: 酬:答谢,酬答,这里是指以诗相答的意思。用诗歌赠答。 乐天:指白居易,字乐天。 见赠:送给(我)。 置:放置。弃置:贬谪(zhé)。 怀旧:怀念故友。 吟:吟唱。 到:到达。 翻似:倒好像。翻:副词,反而。 沉舟:这是诗人以沉舟、病树自比。 侧畔:旁边。 长(zhǎng)精神:振作精神。长:增长,振作。 二、整体理解 首联:长期遭贬,凄凉沦落。 颔联:怀念故友,世事全非。 颈联:自己沉沦、新贵得势。 尾联:好友赠诗,振奋精神。 第二步,背诵课文,梳通诗意 1.抽学生叙述诗 2.老师评点强化 白话译文 在巴山楚水这些凄凉的地方,度过了二十三年沦落的光阴。 怀念故友徒然吟诵闻笛小赋,久谪归来感到已非旧时光景。 沉船的旁边正有千帆驶过,病树的前头却是万木争春。 今天听了你为我吟诵的诗篇,暂且借这一怀美酒振奋精神。 第三步,背诵诗歌,个性解读 1.作者借“烂柯人”这个典故,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明确:抒发了世事沧桑,人事全非,暮年返乡恍如隔世的心情。 补充资料: 烂柯人:指晋人王质。相传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观看。等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柄(柯)已经朽烂。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同代人都已经亡故。 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两句诗历来为人称道,你是怎样理解的? 明确:作者用“沉舟”“病树”比喻久遭贬谪的诗人自己,用“干帆”“万木”比喻在他谪居他乡之后那些仕途得志的新贵们,表达了自己的愤慨。 表达了深刻的哲理。说明事物是发展变化的,腐朽的事物一定要被新生事物代替的真理,我们应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为真理而战斗的精神。 3.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分析: 明确:有对自身遭遇的辛酸、愤慨,有对当朝权贵的嘲讽、愤激,有百折不挠、乐观向上的精神与态度。 首联中用“

文档评论(0)

直挂云帆济沧海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