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乳的成分与性质解析.ppt

  1.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乳的成分与性质解析.ppt

* * 1-过氧化氢酶80% 2-酸性磷酸酶99% 3-过氧化物酶 4-黄质氧化酶 5-碱性磷酸酶 6-脂酶 * * 八、 牛乳的营养价值 巴氏杀菌乳提供的营养素(平均值) 营养素 含量(/L乳) 营养素 含量(/L乳) 蛋白质 34.0g VA(相当含量的核黄素) 417mg 脂 肪 39.1g VD 0.30mg 碳水化合物 49.4g VB1 0.40mg 钙 1.2g VB2 1.6mg 铁 1.1mg 烟酸 9.3mg VC 10.4mg * * 第二节 牛乳的性质 一、 乳的胶体分散体系 乳是包含真溶液、高分子溶液、胶体悬浮液、乳浊液及过渡态的复杂的分散体系 * * 二、 乳的理化性质Physical properties 乳的物理性质是鉴定原料乳质量的重要依据。 乳的相对密度与密度density 正常乳的密度平均为 = 1.030。 正常乳的相对密度平均为 = 1.032。 乳的电学性质 电导 ( 25℃)0.004 ~ 0.005s。 氧化还原电势 Eh=+0.23 ~ +0.25V。 * * 乳的依学性 *冰点freezing point -0.55~-0.512℃(平均-0.522℃或-0.540) 乳糖与盐类 冰点下降; 掺水 冰点回升(掺水10%,冰点↑0.054℃) *沸点boiling point 在101kPa (1个大气压)下为100.55℃。乳在浓缩过程中沸点继续上升,浓缩至1/2V,沸点约上升到101.05℃。 *比热容specific heat 约为3.89kJ/(kg?℃)。 乳中主要成分的比热容(kJ/(kg?℃)):乳脂肪209,乳蛋白质2.09,乳糖1.26,盐类2.93。(乳制品的比热容在乳品生产上有很重要的意义) * * 粘度viscidity与表面张力surface tension -η(20℃正常乳)平均为1.75mPa?s。η随温度升高而降低,脂肪及蛋白质对η影响最显著。加工中η也会由于脱脂、杀菌、均质等处理而有所变化。 -牛乳的表面张力随温度升高而降低,随含脂率的降低而增大。20℃时为0.04~0.06N/m。表面张力与牛乳的气泡性、乳浊液状态、微生物生长、热处理、均质作用、风味等有关。 乳的色泽与光学性质 新鲜牛乳一般呈乳白色或淡黄色。 其颜色主要是由于酪蛋白胶粒和脂肪球对可见光的散射作用产生的。 * * 牛乳的酸度acidity 乳的滴定酸度及pH “滴定酸度”是乳制品生产中最为常用的,我国《乳、乳制品及其检验方法》中规定酸度试验是以滴定酸度为标准的,用oT或乳酸%表示。 滴定酸度titration acidity(oT): 以1%酚酞为指示剂,中和100ml乳所消耗的0.1000mol/L标准NaOH溶液的毫升数。正常新鲜牛乳的滴定酸度:16~18 oT。 乳酸% = *100% * * pH是指用H+浓度指数表示的酸度 -正常新鲜牛乳的pH=6.4~6.8 -酸败乳或初乳的pH<6.4 -乳房炎乳或低酸度乳pH>6.8。 乳中酸度的来源 -刚挤出的新鲜乳的酸度:固有酸度或自然酸度; -挤出后的乳在微生物作用下由于发酵产酸而升高的酸度为发酵酸度; -总酸度=自然酸度+发酵酸度 -原料乳的酸度越高,对热的稳定性越差。 乳的热值 牛乳的热值为276J/100g * * * * 三、 牛乳在热处理中的变化 1-加热臭 2-过氧化物 酶钝化 3-磷酸酶钝化 Ⅰ-褐变-酪蛋白凝固 Ⅱ-芽孢菌杀灭Ⅲ-杀菌 Ⅳ-结核菌杀灭 Ⅴ-大肠 菌群杀灭Ⅵ-未查明区 ①UHT ②高温瞬时杀菌 (93.3℃瞬时) ③高温 短时杀菌(71.7℃/15s) ④短时杀菌 ⑤低温保持 式杀菌⑥1860年的巴氏 杀菌 ⑦瓶装杀菌 * * 乳蛋白质的热变性 酪蛋白对热比较稳定,乳清蛋白容易发生热变性。酪蛋白在100℃以下加热,其化学性质没有什么变化,但对其物理性质却有明显影响。 乳清蛋白的热稳定性: α-乳白蛋白>β-乳球蛋白及血清蛋白>免疫球蛋白 加热30min时,变性温度分别是:免疫球蛋白70℃,血清白蛋白74℃、β-乳球蛋白90℃、γ-乳白蛋白96℃。 * * 酶的钝化 解脂酶 80~85℃高温短时或超高温 磷酸酶 62.8℃/30min或72℃/15s 过氧化氢酶 75℃/20min 过氧化物酶 70℃/150min、 75℃/25min 、 80℃/2.5s * * 复习思考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