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湿疹的中西医诊断和治疗.ppt

  1. 1、本文档共6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医学继续教育基础课程 * 与婴儿湿疹表现完全一样 可由婴儿期演变而来,也有不经婴儿期而发病。 好发部位:四肢伸侧、肘窝、腘窝,颜面、眼睑。皮损与亚急性和慢性湿相似。丘疹、丘疱疹和小水疱融合成片,较干燥。皮肤有轻度浸润,部分有苔藓化。 同青少年期 皮损与儿童期类似,多为局限性红斑或丘疹,融合后皮肤肥厚而呈苔藓样变。摩擦刺激后可有渗出及结痂。剧痒。 婴儿期 (1月-2岁) 儿童期 (3-10岁) 成人期 青少年 (12岁) 临床表现(特殊类型湿疹) 特应性皮炎 * 医学继续教育基础课程 * 婴儿期 (1月-2岁) 儿童期 (3-10岁) 成人期 青少年 (12岁) 临床表现(特殊类型湿疹) 特应性皮炎 * 医学继续教育基础课程 * 临床表现(特殊类型湿疹) 特应性皮炎与一般湿疹的鉴别 * 医学继续教育基础课程 * 诊断:病史、皮疹形态、病程。 多形性、弥漫性、对称性。急性者有渗出, 慢性者则有浸润肥厚。反复发作,瘙痒剧烈。 鉴别诊断 急性湿疹VS接触性皮炎 慢性湿疹VS神经性皮炎 诊断与鉴别诊断 * 医学继续教育基础课程 * 急性湿疹 接触性皮炎 急性湿疹与接触性皮炎的鉴别 诊断与鉴别诊断 * 医学继续教育基础课程 * 慢性湿疹 神经性皮炎 慢性湿疹与神经性皮炎的鉴别 诊断与鉴别诊断 * 医学继续教育基础课程 * * 手足湿疹 手足癣 皮损对称 常单侧起病 境界不清 境界较清,边缘可隆起 损害多形性 分三型,可并存,多以某种损害为主 常急性发作,渗出倾向 初起局限,进展较缓慢 甲损害少,时有时无 灰白、增厚、无光泽,经久不愈 真菌镜检(-) 真菌镜检(+) 诊断与鉴别诊断 * 医学继续教育基础课程 * 治 疗 一般治疗 寻找病因、去除诱因 尽量减少外来刺激 避免过度洗擦 尽量减少环境中的变应原 注意饮食、改善消化道功能 * 医学继续教育基础课程 * 外用药治疗 急性期:糜烂渗液:湿敷(3%硼酸溶液 或1:5000高锰酸钾) 无糜烂渗液:洗剂、霜剂 亚急性期:糊剂 慢性期:软膏、硬膏 百多邦乳膏 治 疗 内服药 止痒、脱敏 :抗组织胺药 急性期可选用钙剂、VitC、静脉封闭 并发感染:加用抗生素 复方甘草酸苷片(美能) 皮质激素,短期使用---对急性、泛发、严重而一般治疗效果差者 一般不主张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口服或注射 * 医学继续教育基础课程 * 急性、亚急性湿疹 慢性湿疹 脾虚湿蕴证 湿瘀互结证 脾虚血燥证 阴虚夹湿证 血虚风燥证 阴虚血燥证 肝肾阴虚证 脾阳不运,湿滞中焦证 风热蕴肤证 风湿蕴肤证 湿热浸淫证 肝郁湿阻证 脾湿胃热证 中医辨证分型 * 医学继续教育基础课程 * 湿重于热型 风重于湿型 热重于湿型 湿热浸淫 中医辨证分型 病变以上半身为重, 丘疹色红,水疱少量,渗出不多,自觉瘙痒不止,舌红,苔薄白,脉弦滑。 治宜祛风除湿。 方选消风散加减。 发病较急,皮肤焮红,灼热,上起红粟为多,水疱少,自觉心烦,口渴,瘙痒,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质红,苔薄黄,脉滑数。治宜清热除湿。方选凉血除湿汤加减。 发病主要发生于下半身,起水窠较多,皮肤黯淡不红,搔破渗出,自觉瘙痒,纳谷不香,小便清白,大便稀溏,身疲乏力,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缓。治宜健脾利湿。方选除湿胃苓汤加减。 发病急,病程短,皮损形态繁多,诸如红斑,丘疹,水疱,糜烂,渗液等;伴有剧烈瘙痒,咽干,口不渴,或心烦口渴,便秘溲黄;舌质红,苔薄黄根微腻,脉滑数或弦滑。治宜清热利湿,消风止痒。方选龙胆泻肝汤加减。 * 医学继续教育基础课程 * 脾虚湿盛 中医辨证分型 病程较长,斑疹散在,呈浅红或黯红色,有少量水疱或丘疱疹,少量渗液,或皮损粗糙肥厚,自觉剧痒,可见抓痕鳞屑,口渴不思饮,脘腹不适,胃纳欠佳,便溏溲少,面色萎黄,身倦,舌质淡胖或有齿痕,舌苔白或腻,脉沉缓或滑。治宜健脾除湿汤加减 血虚风燥 病程日久,反复发作,皮损粗糙肥厚、角化皲裂,表面有抓痕、血痂,颜色暗或呈色素沉着,自觉剧痒难以入睡,舌质淡,舌体胖,舌苔白,脉沉细或沉缓。治宜养血润燥,祛风止痒。方选当归饮子加减 * 医学继续教育基础课程 * 中成药 ① 龙胆泻肝丸 ② 黄柏胶囊 乌蛇解毒丸 外治疗法 中药外洗: ① 急性、糜烂渗出明显者:以10%黄柏溶液湿敷或洗浴,糜烂面外涂黄连油或紫草油;无明显渗液者可用三黄洗剂外涂或青黛散外敷 ②亚急性:青黛粉用香油调涂或三黄洗剂外擦,也可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