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垂体腺瘤1.ppt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腺瘤影像表现(CT) 肿瘤居鞍内或突向鞍上。 类圆形,也可分叶状的“8”字样或“雪人”样表现。 等/稍高密度,多数均匀强化。 肿瘤直径>2cm的易发生坏死、囊变或出血,使肿瘤密度不均。急性出血为高密度影,可出现液-液平面。 大腺瘤影像表现(CT) 钙化少见 鞍上池变形,闭塞 蝶鞍扩大,鞍底骨质受到侵蚀。 大腺瘤影像表现(MRI) 信号强度与脑灰质相似或略低。 肿瘤出现坏死囊变,TlWI信号略高于脑脊液,T2WI高信号;肿瘤出血,T1WI为高信号。 肿瘤向鞍膈上生长,冠状面呈葫芦状,是因鞍膈束缚肿瘤之故,称“束腰征”。 垂体大腺瘤 垂体大腺瘤 垂体大腺瘤 垂体大腺瘤 垂体大腺瘤 垂体大腺瘤 THANK YOU * 关于垂体后叶高信号(PPBS)形成机制,目前认为与下丘脑和神经垂体的功能状态密切相关,主要为所含的神经内分泌颗粒所致。 * 因为垂体无血脑屏障,注射对比剂后,对比剂进入快、廓清快,而肿瘤的血供不如垂体丰富,对比剂进入慢、廓清也慢。肿瘤低密度也可由肿瘤液化、坏死和纤维化所致。低密度瘤多见于泌乳素(PRL)腺瘤,而生长激素(GH)腺瘤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腺瘤多为等密度。(增强) 1/3表现为“早期”强化,即与正常强化的垂体前叶组织相比,表现为等或略高密度,有时难以辨认,尤其是等密度者。 垂体腺瘤 正常垂体表现 垂体的高度 男性<7mm(一生变化不明显); 女性<9mm(年轻期最高,随年龄增大而下降,生育期和哺乳期妇女的垂体相对较大,高径甚至可达12mm); 正常垂体表现 垂体的密度及信号 呈均匀性等密度或略高密度; 正常腺垂体在T1WI、T2WI与灰质等信号,后叶T1WI呈高信号E。 增强扫描密度及信号基本均匀,局限性低密度及低信号区应<3mm; 正常垂体表现 垂体的形态 正常成人垂体呈椭圆形或扁平状; 上缘多数呈平直形状; 少数上缘可呈轻度上凸或下凹表现; 上凸者多见于育龄期妇女或青春期男性,提示与激素活动有关; 正常垂体表现 垂体柄的位置 冠状位显示垂体柄居中,其倾斜角度<2o;正常成人垂体柄横径<4mm,与基底动脉比值小于1。 鞍底的表现 鞍底骨皮质呈一条连续的白线; 少数鞍底不是水平状,可一边倾斜,但倾斜角度不应超过8度; 垂体瘤 垂腺体瘤(pituitary adenoma) 约占颅内肿瘤的10%左右。发生于成年人,男女发病相等,但分泌催乳素的微腺瘤多为女性。 分类 分功能性和无功能性两类。≤10mm的垂体瘤称为微腺瘤。 临床与病理 垂体腺瘤属脑外肿瘤,包膜完整,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楚。可向上生长突破鞍膈侵及鞍上池。较大的肿瘤因缺血或出血而发生中心坏死或囊变。偶可钙化。 临床与病理 临床表现 压迫症状 如视力障碍、垂体功能低下、阳痿、头痛等。 内分泌亢进的症状 泌乳素(PRL)腺瘤出现闭经、泌乳。生长激素(GH)腺瘤出现肢端肥大。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腺瘤出现Cushing综合征等。 微腺瘤影像表现(CT) 垂体内密度改变(直接征象) 平扫 多为稍低或等密度(如未合并出血、囊变则很难发现)。 增强 快速注射对比剂后迅速扫描肿瘤,2/3表现为垂体内直径>3mm的低密度区,延迟扫描为等密度或高密度。1/3表现为“早期”强化E。 微腺瘤影像表现(CT) 垂体高度异常 垂体腺瘤40%~81.5%有垂体高度增加(垂体正常高度,男7mm,女9mm)。 微腺瘤影像表现(CT) 垂体上缘不对称或局部膨隆 垂体微腺瘤78.3%~84.2%的病例可出现垂体上缘膨隆。冠状扫描,膨隆可以居中,偏侧更有意义。少数病例垂体上缘平坦。 微腺瘤影像表现(CT) 垂体柄偏移 冠状面可以观察垂体柄左右偏移。偏侧的肿瘤可以将垂体柄挤向对侧。居蝶鞍中部的肿瘤,可以使垂体柄变短。垂体柄的前后移位,在矢状或冠状面上才能显示。 微腺瘤影像表现(CT) 鞍底骨质改变 骨质变薄、侵蚀、倾斜或下陷等。 血管丛征(tuft征) 注:具备上述两项间接征象,结合临床和生化结果,可诊断大多数微腺瘤,单独出现不具有诊断意义。 微腺瘤影像表现(MRI) 直接征象 T1WI微腺瘤呈低信号,多位于垂体一侧,伴出血时为高信号。 T2WI 腺瘤呈高信号或等信号。用 Gd-DTPA后,肿瘤信号早期低于垂体,后期高于垂体。 间接征象 微腺瘤CT MRI诊断补充 MR显示微腺瘤比CT优越,应作为首选; 小的垂体微腺瘤需要行动态MR增强扫描; 鞍内小的囊肿可能与PRL腺瘤的表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