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透人生-郑晓江著.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第 1 页 初夏的 月,我与雪斌 兄结伴游上海、扬州 ,回程时我执意要 到芜湖去,雪斌也颇能认 同我 的计划 。因为这样做,就能实现常常 使我梦牵神往的乘船远航的心愿。于是,一天晚上 点半,我们 终于上 了内河 中显得十分庞大的“中华号”客轮 。在汽笛高鸣声 中 船徐徐启航了。 夜深沉 。我靠在船舷望着黑黝黝的长江水,心中感慨 良多。 古人云:“仁者乐 山,智者乐水 。”我似乎 既高攀不上“仁者 ”,又与 “智者 ”相差甚远,可我为何如此喜欢水呢 ?因为,这滚滚东去 的长 江之水 ,与我们每个人之人生颇为相像 。观水之流、水之动、水之 波、水之旋涡,能让人对人生之性质之过程之艰难之 曲折有相当的 感悟和理解。 滔滔长江之水从中华腹地蜿蜒曲折奔腾而出,一直向着大海 流去。它是如此坚定,如此义无反顾 。这种宿命般的流淌与我们 人生之历程何其相似乃尔?人生伴随着时间之流在空间展开,因 时间的一维性而嵌上了一去不可复返的性质。我们在空间里不断 铺陈开的生活,包括物质欲望与精神欲望的满足、人际与社会 的交 往、幸福的享受与困难的克服等等人生的内涵,无不都只有一次, 只能是当下此在而没有再重复的可能。 这种时光无法倒流、生活永远 只有一 回的性质,古往今来 ,引 起过多少英雄豪杰、文人骚客的感慨和唏嘘,也让我们每个人常常 回味无穷,可有时也后悔得肝胆俱裂 。《古诗十九首》有云:“行行 重行行 ,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 ,各在天一涯 。道 路 阻且 长 ,会 第 2 页 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 ,越鸟巢南枝。相去 日已远 ,衣带 日已缓。 浮 云蔽 白 日,游 子不顾 返 。思君令 人 老 ,岁月忽 已晚 。… … ”(《行 行重行行》)诗中的思夫君之女如诉如泣 ,感慨时光不再,人将老 迈 ,情何 以堪 ?心何 以慰 ?日月悠悠 ,长相思伴着一去不返 的时 光,留下了她无尽的哀痛,也引起今人多少感叹?魏晋士子阮籍吟 道:“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 …… ”雄才大略的曹孟德也写道:“对 酒 当歌 ,人生几何 ?”这种深沉 的感慨起于将人生与天地 比较 ,更觉 人生如尘露一般短暂,因此曹操得出了人生应及时行乐的结论。 此时,船正行驶在湖北境 内,使我不禁忆起宋时被贬黄州的大 文豪苏轼在 明月之 日泛舟长江时写下的千古传颂的名篇 《前赤壁 赋 》,赋 中说道 ,正 当苏子与“客 ”驾小舟泛长江 ,临清风 ,诵 明月之 诗 ,欣 赏水天一色之美景 时,忽有 吹箫者:“倚歌而和之 。其声 呜呜 然 ,如怨如慕 ,如泣如诉 ,……”苏轼 听后颇为不满 ,如此风光水色 , 怎能配以如此悲悲切切之乐呢? “客”人答曰:当年曹孟德举数十 万大军 ,不可一世 ,“方其破 荆州 ,下江 陵,顺流而 东也 ,舳 舻千里 , 旌旗蔽空 ,酾酒 临江 ,横 槊赋诗 ,固一世之雄 也,而今安在哉 ?况吾 与子渔樵于江诸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 相属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 穷 。挟飞仙 以遨游 ,抱 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骤得 ,托遗响于悲 风 。”苏子是何等 的风流人物 ?他颇 不 同意“客 ”之 论 ,认为 自其变 者观之 ,时有盈虚 ,人生有消长;但若 自其不变者观之 ,“则物 与我 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当人把 自我短暂之有限的生命与无穷之 天地合而为一,便可经 由天地的永恒而达于不朽 。可是,能达到苏 子这般境界之人,世上能有几何 ?芸芸众生在生存在生活,又有几 人不感慨生命 的短暂与有限?又有几人不渴求生命 的长久甚至永 恒 ? 想到这 ,我下意识地拿起 自己小巧的傻瓜相机瞧了瞧 。觉得 人类发 明照相机、电影、录像机 ,本质上就是为 了留下过去 的时光; 第 3 页 人们对历史的偏爱实质上也是试 图保存过去的生活 。但 留下的也 不过是些 图片影带而 已,带给我们 的只是 比较逼真形象的过去美 好 的或痛心的记忆罢 了,而真实的生活还是永远一去不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