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56 卷第 1 期 土 壤 学 报 Vol. 56 ,No. 1
2019 年 1 月 ACTA PEDOLOGICA SINICA Jan. ,2019
DOI :10.11766/trxb201806260297
氮磷富集对森林土壤碳截存的影响研究进展*
1 ,2 1 2† 1 1 2 2
方华军 耿 静 程淑兰 徐 梦 卢明珠 于光夏 曹子铖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系统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01)
(2 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 100049 )
摘 要 大气氮磷沉降增加森林土壤养分的可利用性,改变底物的化学质量、土壤微生物组成
和功能,进而影响土壤有机质的储量与稳定性。然而,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氮素富集对自然森林生态
系统碳截存的影响,有关磷富集以及氮磷交互对人工林土壤有机碳(SOC )截存的影响及其微生物学
机制尚不清楚。本文综述了氮磷富集对森林土壤碳转化和净交换通量、土壤有机质(SOM )的激发效
应、SOM组成与稳定性以及介导碳转化功能微生物群落的影响,并指出各个研究环节的不足,包括:
(1 )森林土壤碳通量及其组分对氮磷富集的非线性响应方程及临界阈值尚未确定;(2 )氮磷富集对
森林SOM激发效应的影响程度与潜在机制知之甚少;(3 )SOM 的物理-化学协同稳定机制研究不够深
入;(4 )土壤活性微生物群落组成、SOM化学结构与SOC累积之间的耦联关系尚不清晰。据此,指
出未来研究重点与研究思路:基于多水平氮磷添加控制试验和13C标记培养实验,利用原位监测、土壤
化学(13C-NMR和Py-GC/MS )、宏基因组测序的分子生物学方法,重点研究氮磷添加及其交互作用对
人工林土壤碳排放与流失通量、微生物激发效应、SOM组成与化学稳定性以及功能微生物群落组成的
影响,确定土壤碳输出通量对氮磷添加的非线性响应方程与氮沉降临界负荷,阐明分解微生物群落组
成与土壤碳转化及稳定性的耦联关系,揭示氮磷交互影响人工林土壤碳积累与损耗的微生物学机制。
研究结果有助于控制森林尤其是人工林土壤碳损失,有效降低陆地“氮促碳汇”评估的不确定性,并
可为森林生态系统应对全球变化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氮磷沉降;土壤碳通量;土壤有机质稳定性;激发效应;微生物群落组成
中图分类号 Q154 文献标识码 A
大气氮沉降是陆地生态系统重要的氮输入过 到2050年将达到200 Tg·a-1 [1 ]。由于大多数陆地生
程,对维持生态系统氮平衡和生产力至关重要。 态系统普遍受到氮的限制,大气氮沉降增加会显著
然而,人类活动加速了氮的输入过程,显著改变 促进植物生长和生态系统碳固定,是正确解释“失
陆地生态系统的过程和功能。据估计,过去145年 踪碳汇”(missing carbon sink )的重要途径。目
(1860—2005 ),全球氮沉降增加了近3倍,预计 前有关氮沉降驱动陆地生态系统固碳效率的研究结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 1 7 7 0 5 5 8 ,4 1 4 7 1 2 1 2 ,3 1 4 7 0 5 5 8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 0 1 7 Y FA 0 6 0 4 8 0 4 ,
2017YFA0604802 ,2016YFC0500603 ,2016YFC0503603 )和青年创新研究团队项目(LENOM2016Q0004 )资助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os.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