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地下森林断想导学案
11 地下森林断想
学习目标
1.学习本文叙事和抒情水乳交融的艺术表现手法,注重发掘课文的人文资源,体会深刻而普遍的哲理意蕴。
2.学习咏物抒情的艺术表现手法,逐步培养散文鉴赏能力。
3.品味作品写景语言精炼、优美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在写作中借鉴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4.体会作者的情感,领悟顽强忍耐、坚守信念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在遥远的年代,火山爆发后,火山口里长出一片片参天大树,连成一片地下森林,那种蔚为壮观的景象给人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今天,我们随着著名作家张抗抗一道,去感受那遮天蔽日的气势,去品味那顽强不屈的精神。(板书课题)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朗读课文,圈点课文的生字词。
袅袅( ) 鼎( )盛 万籁( )俱寂 啾啾( )
嶙峋( ) 瘠( )薄 沉湎( ) 徘徊( )
窥( )测 愤懑( ) 孱( )弱
2.解释下面的词语。
瘠薄:土地缺少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水分。
沉湎:深深地迷恋着,不能自拔。
孱弱:软弱无能。
浩瀚无垠:形容广大,繁多。
隐姓埋名:隐瞒自己的真实姓名。
愤懑:气愤,抑郁不平。
3.在下面句中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语句。
①森林是雄伟壮丽的,遮天蔽日,浩瀚无垠,风来似一片绿色的海,夜静 。
②你似乎深不见底, ,没有人见过你的全貌。
③那时候这里也许是一片 ,也许是 ,美丽的大自然,万物鼎盛。
④烧焦了的石头取代了绿色的森林,黑色的岩浆 ,多么宁静的世界哟,万籁俱寂,没有百鸟啾啾, ……
⑤然而那幽暗的峡谷,却依然如故,黑黝黝, ,阴森森, 。
⑥也许鸟儿掠过山崖,衔叼的草茎曾 ,但是草籽儿没有发芽;也许山泉流过谷底,携带过 ,但是小花儿没有长大。
4.作者链接
张抗抗,女作家,浙江杭州人,1950年生。1969年中学毕业后到黑龙江国营农场劳动八年。1977年到黑龙江省艺术学校编剧班学习一年,1979年调到黑龙江作协从事专业创作。作品《夏》获1980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淡淡的晨雾》获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1988年英国剑桥大学国际名人传记将其收入“世界名人录”。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交流
(一)整体感知
1.什么是地下森林?
2.课文标题“地下森林断想”是什么意思?
3.自由阅读课文,说说自己的阅读感受。
4.跳读课文,梳理课文的结构。
(二)深层探究
1.作者想象地下森林经历了怎样的历史过程?
2.在这个历史过程中它受到了哪些煎熬与不公?又得到了哪些帮助?
3.文章所写的“地下森林”的特点和品质是什么?
4.文章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地下森林,我们古老的地球生命中新崛起的骄子,谢谢你的启迪。”读完这篇文章你受到了哪些启发?
(三)语言赏析
赏析下面句子的精妙之处。
1.森林是雄伟壮丽的,遮天蔽日,浩瀚无垠。风来似一片绿色的海,夜静如一堵坚固的墙。
【交流点拨】用三个词来描绘森林,虽然简练,但很形象,葱葱郁郁的地下森林在我的脑海中蔓延开来。后面两个比喻句很美、很对称。
2.阳光不喜欢峡谷,峡谷莫非不知道?
阳光是公平的吗? 峡谷莫非不明白?
【交流点拨】句子读起来很有节奏,很有韵律感,感情也加强了。
3.黑黝黝、光秃秃、阴森森、静悄悄。
【交流点拨】这些叠字用得都非常精致、工整、流畅,显示了作者遣词造句的功力。
4.狂风呼啸,气浪灼人,沙石飞腾,岩浆横溢,霎时天昏地暗,山崩地裂……
【交流点拨】这几句写出了地质突变的壮观景象,犹如亲眼所见一般。
(四)写法分析
1.本文是怎样把叙事和抒情有机地融为一体的?
2.为什么行文结束才正式对地下森林作正面描写?
(五)课堂小结
树以各种不同的聚集形式一直与人类为伴,或街树,小林地,甚至森林,它们自始就会说话,树叶沙沙,风儿传情。森林是一个记忆库,储存了生命周围的资料。这些记忆告诉我们大自然与人类所发展出的关系,告诉我们关于这片土地的先灵故事,他们的智慧与错误。
树会说话,只要以心灵倾听。造访森林吧!来趟与树的心灵对话,将树健美的精神带回家。
四、达标检测
练习册上相应内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