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第 1 页
谈到美 ,我们尽可 以作出无限的联想 :春天里盛开的
鲜花、暖融融的阳光 ,夏 日里的绿色荷叶、金风吹过的麦
田以及布谷鸟在天边的叫声 ,秋天里满树的黄 叶、南飞的
雁阵,冬 日里皑皑的白雪、翠绿的苍松、火红的腊梅
这些 自然界无 限轮 回流转 的现象 ,都使我们感觉到美 。
可 以说 ,大到遥远无际的日月星辰 ,小到周遭世界的花鸟
鱼虫,都有美的神奇的存在 。这 ,正是我们的美学存在的
基 础 。
对于一个对美学满怀认知期待而没有涉足这一学科
第 2 页
的局外人来讲 ,他所理解 的美学大概就是这种充满诗情
画意的感性世界吧 !但是,有必要指 出的是,常规 的美学
并不像这些美丽 的 自然现象 ,或一首诗、一幅风景画那样
富有魅力 ,因为美学作为一种理论学科 ,它的任务不是让
大家仅仅停 留在对美 的具体现 象 的欣 赏上 ,而是要让人
们知道这些 自然、艺术现象为什么美、美在何处,并揭示
出人类 审美 的一般规律和特性 。也就是说 ,美学 的任务
不但 是让人知其然 ,同时更要让人知其所 以然 。这种更
深层面 的追求 明显意味着 ,美学研究离不开枯燥 的理论 ,
离不开对活生生 的美 的现 象进 行抽 象 的概括 。这样 ,美
学就不可 能像我们想像 的那样 富有诗情 画意 ,而是 时常
显示 出让人难 以容忍的灰色性。
我们常常谈到的 “美学不美 ”这个 问题 ,正是在这种
背景下产生 的。
在介入本著 的理论探讨之 前 ,我们先把这个 问题提
出来 ,并不是要故意吓跑读者 ,而是要求大家对这一无法
回避 的 问题有个 心理上 的准备 。在 当代 ,有许 多能为人
们提供 实 际生存技 能 的东西都会 显得 比美学更重要 。现
在 ,当我们放弃实用知识 的学习,等着享受美学空洞 的宴
席 的时候 ,我们最迫切 的愿望无非是 能借助美学获得一
种情感 的抚慰或精神 的愉悦 ,但 一旦我们接触 了美学这
门学科,也许连这种最虚幻的愿望也不能得到满足。
那么 ,美学会让每一个涉 足这一领域 的人最终感 到
大上其 当吗 ?回答是否定 的。因为打破一切对美学 的幼
稚 的幻想 ,也许正是新 的美丽 的美学诞生 的开端 。德 国
诗人歌德说过: “理论是灰色的,而生命之树常青 。”当我
第 3 页
们放弃 了一切关于美学 的不切 实 际的心理期待 ,试着在
灰色 的理论和诗化 的审美体验之 间走一条 中间道路 时 ,
这不美 的美学也许最终才会撩开它美丽而神秘 的面纱 。
美 学 历 史 的 回顾
美 学作为一 门学科 ,产生于 年 ,距世纪交 替 的
今 天 已有 多年 的历史 。但 是在 人类历 史 的发展 过程
中,有关美 的思想却很古老 。大致来讲 ,在公元前
年 的 旧石器 时代 晚期 ,人类 已经有 了审美意识 。也就是
说 ,从那一 时代起 ,人们 已开始用 心思索怎样来打扮 自
己,怎样来美化周 围的生活环境 ,并借美 的思考展开对生
存与死亡等诸多问题的探索。
关于对人类 原始 时代 审美意识 已经存在 的确认 ,今
天惟一值得信任 的历史 资料就是考 古发现 ,就是通过人
类遗存 的历史遗迹来揣摩那个 已逝 时代 的审美特质 。建
国以来 ,我 国的一系列考古发现 ,为研究中国人审美意识
的发生提供 了许 多鲜活 的历史 资料 。比如在 旧石器 晚期
山顶洞人 的遗址上 ,出土 了许多钻孔 的小砾石 、小石珠 ,
穿孔 的狐 、獾和鹿 的犬齿 ,刻沟 的骨管 以及穿孔 的青鱼眼
上骨等等 。今天看来 ,这些东西并不 能作为生产工具使
用 ,惟一合理 的解释 只能是被 当时 的人们用作 了美化 自
身的装饰 品。这些 “装饰 品”都相当精致 ,其 中钻孔 的砾
石和石珠 ,很像现代妇 女胸前配 带 的鸡 心项链 。而且所
有装饰 品的穿孔处 ,几乎都用黄色和绿色 的颜料染过 。
这表 明中国的山顶洞人对形体 的光滑规整 ,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