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法学教学课件09期间、送达、证据.ppt

刑事诉讼法学教学课件09期间、送达、证据.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Week 09期间、送达、证据 郑 旭 第十四章 期间 送达 第一部分:案例导引 ?案例一:侦查期间发现另有重要罪行的如何处理 公安机关在侦查甲盗窃案时,发现甲另有杀人罪行。而此时侦查羁押期限马上就要届满。 问:公安机关应如何处理? 案例二:当事人耽误上诉期限如何处理 甲是一起刑事案件的自诉人。收到人民法院的判决书后,由于洪水冲毁了道路,耽误了上诉期限。 问:甲如果还想上诉,应当遵循什么样的程序? 第二部分:基本理论 第一节 期间 一、期间的概念 期间与期日 二、刑事诉讼法中规定的主要期间 (一)侦查期限、审查起诉期限和审判期限 1、侦查羁押期限 2+1+2+2 156、158、159 2、审查起诉期限 1+0.5;10~15日 172 3、补充侦查期限 1 175(3)、205 4、一审期限 2+1+3 还需要延长的最高法院批准 208 5、适用简易程序案件的审理期限 20日至1.5 220 6、速裁程序的审理期限 10~15日 225 7、二审期限 2+2;还需要延长的最高法院批准 243 8、审判监督程序期限 3+3; 1+3+3 258 (二)某些申诉期限和上诉、抗诉期限 1、针对人民检察院的不起诉决定的申诉期限 180、181 2、针对一审未生效判决、裁定的上诉抗诉期限 230 (三)通知、送达期限 1、有关强制措施的通知 75、85、93 2、庭审准备工作中的通知和送达 187 3、判决书送达期限 202 4、二审人民检察院阅卷的期限 及时235、法320 (四)强制措施期限 1、拘传 2、取保候审和监视居住 3、拘留期限(见教材167页图表) 4、逮捕期限 (五)其他期限 1、死刑执行期限 262 2、一审法院移送上诉状的期限 231 3、变更辩护人 15日 法256 三、期间的计算 (一)期间的计算单位 (二)期间的计算方法 1、开始的时日 105 2、路途上的时间 3、节假日 4、精神病鉴定 149 5、中止审理 206 6、二审阅卷 235、法320 (三)期间的重新计算 1、侦查羁押期限的重新计算 160 2、因改变管辖而重新计算办案期限 172、208 3、补充侦查完毕后移送的案件 175、208 4、二审发回重审的 241 5、重新计算取保候审和监视居住期限 6、简易程序转为普通程序的 221、法298(2) 四、关于刑事诉讼期间的特别规定 (一)被追诉人身份不明的情况的处理 1、拘留期间身份不明 公126 2、逮捕后身份不明 160(2) 3、审查起诉阶段身份不明 检393(3) 4、审判阶段身份不明 法181(7) (二)因为特殊原因不宜交付审判的案件的处理 157 五、期间的耽误和补救 (一)由人民法院裁定的情形 (二)由人民检察院决定的情形 第二节 送达 一、送达的概念 二、送达的方式 (一)直接送达 107(1) (二)留置送达 107(2)法167(3) (三)委托送达 法169 (四)邮寄送达 法170 (五)转交送达 法171 第三部分:观点探讨 一、立案、死刑复核程序是否应当规定期间 二、隐性超期羁押? 三、人民检察院单方面决定延长羁押期限是否合理 第十五章 证据 一、证据的基本特征 1、关联性 2、可采性 3、证明力由事实审理者自由判断 二、刑事证明的原则 (一)证据裁判 (二)自由心证 三、证明责任和证明标准 控方承担证明责任 证明标准是“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 观点探讨 一、反询问中应当允许提出诱导性问题 二、科学证据、真品性验证和最佳证据规则 三、排除合理怀疑的具体含义

文档评论(0)

autohh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