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第 1 页
第 2 页
人类在其漫长 的历史发展途程 中,一方面把探
索 的 目光不断地投 向外部 ,以达到对于宏观和微观
世界 的 日益深刻 的认识 ,另一方面也从未停止过对
于 自身 的反思 。古希腊著名 的斯芬克司之谜 ,便道
出了人类一个古老而恒久 的愿望 :希望解开人 的 自
身之 谜 , 以便 从 外 力 的压 迫 中挣 脱 出来 ,获得解
放 。从整个思想史 的发展来看 ,思想家们对于人 的
关注 和探 索 ,悠 长 久远 ,绵延 不绝 ,虽然 曲折 徘
徊 ,波澜起伏 ,却也峰 回路转 ,柳 暗花 明。到 了近
代和现代 ,人类不仅通过哲学 的思辨去探索人 的问
题 ,而且建立 了愈来愈多的实证科学 ,从不 同的侧
面去研究人、了解人。
放 眼当代世界 ,人类对于研 究 自身 的兴趣有增
无 已,在科学技术革命浪潮 的猛烈冲击下 ,在 能源
资源紧张 、人 口增长过速 、环境遭受污染等一系列
“世界性疑难 问题 ”的困扰下,人们 日益感到急需增
强人 的创新能力 、适应能力 以及对于未来做 出正确
选择 的能力 ,于是要求将对于未来进行探索 的重 点
从外部物质增长 的极 限转 向人 的内部 的无 限挖掘潜
力 。这一转变从著名 的世界性学术 团体 “罗马俱乐
部 ”的最新研究报告 中可见一斑 。
与此 同时 ,古老 的中华 民族正在经历着一个走
向现代化、走 向 世界 、走 向未来 的改革途程 。在这
第 3 页
种 历史性的转变当中,改革 的倡导者也 日益深切地
感到,四个现代化首先要化人 ,人 的素质、能力、
观念 以及思维方式、活动方式的现代化 ,是经济、
政治、科技现代化 的前提条件 。于是,要求研究探
讨如何设计、培养和教育一代新人 的呼声在 中国大
地上汇聚起来 ,形成 了一股值得重视 的社会思潮 。
但是,尽管人类对于 自身进行探索的历史源远
流长 ,尽管现时的人们对于人 的关注 日甚一 日,在
智慧的仓库里,却仍然缺少一 门能够容纳当代哲学
和其他科学的新成果、对于人进行多向度 的系统研
究的科学——人学。
从 国内的情况来看 ,以往关于人 的问题 的文章
论著虽然数量可观 ,但却未必能够完全适应时代 的
要求 。其主要缺陷在于,一是研究的范围往往过于
狭窄,眼界不够开 阔,大多限于人 的本质、人性、
人 的价值和尊严等较为基本 的理论 问题 ,而对于人
的素质 能力 、精神 风貌 ,人 的全面发展 、人才造
就、思维方式、活动方式、生活方式,以及现代人
的培养教育等一系列更具现实意义、因而更加急待
解决的课题则研究甚少 ,即使是在研究人一些基本
问题 的时候 ,也容易采取单 向度 的思维方式,固执
一端 ,不能达到对于人 的多重把握和全方位认识 ;
二是缺 乏鲜 明的时代感 ,脱离 了急剧变化着 的时
第 4 页
代 ,尤其是脱离 了中国现代化 的实 际进程 ,而局 限
于从经典作家 的某些论述 中逻辑地 引申出结论 。
我们认为 ,现在有必要提 出这样一项任务 ,就
是要建立一 门具有 中国特色 的现代人学 ,以适应 时
代发展的要求 。这 门学科应当具有下述特点:
第一 ,继承性 。社会主义 的现代人学需要继承
马克 思 主 义 关 于人 的学说 ,并 以马克 思主 义 的观
点 、方法作为指导 。一百多年前 ,新哲学 的创始人
马克思曾经就人的本质、 人 的价值 、人 的尊严 以及
人 的解放等关于人 的主要 问题作 了深刻 的论述 ,并
且 热情 洋 溢地 描 绘 了未来 社会 人 的全 面 发 展 的 图
景 。马克思凭着他 的深邃洞察能力和对历史脉搏 的
准确 把 握 ,揭 示 出人 的全 面 发 展 是 一个 历 史 的过
程 ,指 出科学技术 的进步将为人 的全面发展提供可
能条件 ,预言随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的高度发达 ,
个 人全 面 发展 的美 好 理 想将 成 为 现 实 。一 百 多年
来 ,尽管人类历史发生 了马克思所无法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