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主題文章
由學習理論的變遷探討大學物理教學革新動向
PAGE 104
PAGE 105
PAGE 77
課程與教學季刊 2009, 12(2), 頁77~106
由學習理論的變遷探討
大學物理教學革新動向
張慧貞
近年來,大學物理教學改革的風潮已在國外快速興起,並逐漸擴及國內。本文首先論述近代重要學習理論的內涵與對教學的啟發,接著介紹當前國內外改革方案之策略及教學資源,最後根據學習理論檢視革新主流之特點與盲點。本文主旨有二:(一)喚起國內從事大學物理教育之學者,能省思傳統教學模式之缺失,誘導其課堂改革的意願;(二)對已進行改革的物理教授/教師們,能充實其對知識論與學習觀的涵養,以體會改革策略背後的學理根據及目的。除了「個人建構」(Personal Constructivism)所強調的認知衝突、概念改變…等「實證理性」的主張之外。更能領略晚近所崛起「社會文化觀」(Sociocultural views)所突顯的「非理性」、「文化融合」任務,包含熟悉科學工具(artifacts)、掌握科學社群特有之觀點、規範、習俗…等,以落實「教學革新」的預期成效。
關鍵字:教學革新、個人建構、社會文化觀、物理教育、學習理論
作者現職:逢甲大學光電系/物理教學研究中心教授
壹、前言
十年來,國內高等教育的教學品質逐漸受到重視,許多大學物理系開始投入教學改革的行列。而在國外,許多物理系則更早啟動教學改革的風潮,尋求可行且有效的改革途徑,並於近年來快速推廣。作者根據累積十年來研究大學物理教學改革的理論與實務,回顧了:(1)學習理論的變遷、(2)國內外物理教學改革之脈動、(3)進一步根據學習理論來評論改革方案之特點與盲點。希望透過前人所累積的革新經驗與資源,啟發國內逐漸興起的大學物理教學改革,使改革者具備更深入的視野,來看待這項複雜且艱鉅的任務。同時,本文雖以大學物理為主要的探討情境,但所涉及的理念也可推廣到中學物理教育的範疇。
對社會大眾,「精通物理」似乎僅屬與極少數「天才」所能擁有的特權。對大多數學生而言,學物理常代表的是枯燥、艱深、與挫折。根據歷年之指考均標統計(圖1),過去十年來之物理均標,有六年是落於13~28之低分 「均標」為受測考生排名50%者之分數,若「均標」為26分,表示半數的考生得分低於26。,除93年之外,其餘九年之均標,物理科都位居所有理科的末位。此數據具體呈現出大半學生在學習物理所遭受的挫敗,也透露出物理教師教學任務的艱鉅。如何協助學生有效地掌握物理學習的竅門,就成為物理教師們所亟待克服的挑戰。面對學生與教師的需求,物理教育研究的任務,就是在學習理論的基礎下,尋求教學改進的可行
「均標」為受測考生排名50%者之分數,若「均標」為26分,表示半數的考生得分低於26。
圖1 歷年指考四理科均標之比較
對於從事物理教育的學者而言,致力於改進當前物理教學的窘境,是不可推卸的使命,但要提出有效改進的處方,卻超乎許多人所想像的複雜與艱難。物理教育研究者,必須體認此一任務的複雜與挑戰性,充實並更新自身的學習理論基礎,才能琢磨岀有效的改革途徑。另一方面,為了能將「物理教育」的研究成果,順利推廣到物理課堂,還需開啟物理教師/教授們的學習觀,以便能洞察改革策略背後源由,以落實這些策略實施的目標(Hammer, 1996)。
本文之重點包含:
(1)學習理論的變遷:包含「行為學派」、「個人建構」、及「社會文化觀」理論之學習觀與知識論(e.g., Duit Treagust, 1998; O’Loughlin, 1992; Wertsch, 1991),佐以實例作詮釋;
(2)物理教學革新方案:詳細介紹國內外著名的物理教學革新方案,所採取的策略、學習成效、與教學資源;
(3)根據各項學習理論的主張,評論革新方案的特點與盲點,並提供具體之建議。
藉由以上之論述,期能誘導現職物理教師(教授),能突破「行為學派」的藩籬,掌握「個人建構」對教學實務的啟發,體會學習者認知操作的重要性。進一步,還能兼容「社會文化觀」的主張,領會科學知識受「社群規範」的面向(往往與「理性實證」的本質並存),體認科學學習的任務,除了「概念發展」與「數學推導」等,還涉及「文化融合」等非理性的面向。藉由教學理論之深化,引導教師琢磨出更有效的教學方案,或在引用前人之改革策略時,能體會此策略背後的目標,並根據個人所面對的特有教學情境作調整,才能提高教學革新的成功機會。
貳、學習理論之變遷與內涵
回顧過去二、三十年,在科學教育的學習理論,出現了快速而激烈的演變。本文將學習理論的演進,區分為三階段:,從最早的「實證主義」、及「行為學派」,逐漸發展到「個人建構」,再到晚近逐漸崛起的「社會文化觀」。此一分類,是根據各門派所反映出的知識論與學習觀之相似性。所謂「個人建構」泛指強調既有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UbuntuLinux操作系统第2版(微课版)钟小平课后习题答案.doc VIP
- 输电线路三跨的经验分享.ppt VIP
- 电动汽车分布式驱动系统动力学分析与优化设计.docx VIP
- 专题1.4数轴与动点经典题型(四大题型)(原卷版+解析).docx VIP
- 幼儿小蝌蚪找妈妈绘本ppt课件.pptx VIP
- 磷酸铁行业现状.docx VIP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课后习题答案(2018版).pdf VIP
- 6.1 树立法治观念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pptx VIP
- GB_T 43933-2024 金属矿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技术规范.pdf VIP
- 车牌识别系统软件使用说明8.1软件基本设置.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