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七年级下册 道德与法治 第一单元 青春时光 人教版 第三课 青春的证明 第2课时 青春有格 一、行己有耻 1.孔子说:“行己有耻。”意思是说,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_____的就不去做。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 2.“行己有耻”需要我们有__________,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在行动之前,__________;在行动之中,________;在行动之后,_____效果与影响。 可耻 知耻之心 审查愿望 监督调节 反思 3.“行己有耻”要求我们树立________,触碰______底线的事情不做, 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 4.“行己有耻”更需要我们磨砺意志,拒绝_______,不断增强_______。 底线意识 道德 不良诱惑 自控力 二、止于至善 5.“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种_______,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格调,有我们的“至善”追求。“止于至善”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______,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________。每个人都可以从_______做起。 6.在生活中寻找“贤”,将他们作为榜样。____不仅是一面镜子,而且是一面旗帜。 7.“止于至善”要求我们养成________的习惯。 精神境界 实践过程 精神状态 点滴小事 榜样 自我省察 1.孔子说:“行己有耻。”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世界上没有什么是可耻的 B.我们的所有行为都是可耻的 C.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 D.行为是否可耻主要由我们自己来决定 C 2.关于“行己有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它是一种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 B.真正有知耻之心的人必定是有底线意识的人 C.知耻的人常常将名利作为支配自己行动的内在动力,很在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 D.“行己有耻”必然需要我们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行己有耻”是指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这就要求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ABD符合题意。C项说法有误。 C 3.有一首歌这样唱道:“请让我来帮助你,就像帮助我自己;请让我去关心你,就像关心我自己,这世界会变得更美好……”让世界变得更美好,这是“止于至善”的完美诠释。关于“止于至善”,下列认识错误的是( ) A.它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是一种“至善”追求 B.它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 C.可以从点滴小事做起,直到达到一定标准就可以不用再审查自己的行为了 D.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 C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止于至善”。“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它要求我们有自己的格调和追求,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不断检查自身。C不符合题意。 4.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不平凡的事情;他们,用爱心、恒心、决心服务社会大众;他们,用实际行动在社会传播“真善美”……他们就是崇德向善的“道德模范”。2017年9月20日,伴随着第十五个全国“公民道德宣传日”的到来,淄博文明网小编来到淄博市各学校对各学段的学子进行采访,倾听他们心底立志向道德模范学习的声音。开展向道德模范学习的活动是因为( ) ①榜样不仅是一面镜子,而且是一面旗帜 ②好的榜样昭示着做人、做事的基本态度 ③好的榜样能够给予我们自我完善的力量 ④道德模范积善成德,他们没有任何缺点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A 5.某中学学生刘某,因其父母工作忙,对他疏于管教,他平时在校不认真学习,经常逃学旷课,沉迷网络游戏。被学校开除后,刘某常与社会上的闲散青年交往,为了获得上网的费用,他一开始进行小偷小摸,后来发展到多次对路人持刀抢劫。这警示我们( ) A.要依赖父母 B.要树立榜样,追求美好 C.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D.要“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C 6.对漫画《“创业”》中男子的言行认识正确的是( ) ①是知荣耻的表现 ②在不知耻的言行中做出错误的选择 ③是缺乏羞耻之心的表现 ④是有羞耻心,拒绝卑下的表现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C 7.青春期的青少年乐于实践,敢于尝试,大胆放飞梦想;但青春并不意味着肆意放纵,青春应“有格”,要“有所为,有所不为”。这里的“有所不为”指的是( ) ①基本规则不能违反 ②基本界限不能逾越 ③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 ④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D 七年级下册 道德与法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GB50303-2015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ocx VIP
- 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2019修订)培训解读课件.pptx VIP
- 2024年-AMC10A-数学竞赛试卷.doc VIP
- 《宜兴市“十四五”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发展规划》.docx VIP
- 心理学黑羊效应.pptx VIP
- 2025年装修工程施工工艺流程标准化手册(含图表)[详细].pdf VIP
- 2022年高考生物试卷(山东)(解析卷).pdf VIP
- 奶牛手术助产的基本原则.doc VIP
- 【2022.10.29】重庆二外小升初数学真题.docx VIP
- Chinese Philosophy(教学课件).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