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绪论
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水资源领域的应用,水资源优化配置的研究成果不断增多。
K【4】利用线性规划对伊朗德黑兰大都市区域的最佳作物种植制度进
1979年Viadya
行研究。1982年Pearsont5】等利用多个水库的控制曲线,以产值最大为目标,以输
水能力和预测的需求值作为约束条件,用二次规划方法对英国Nawwa区域的用水
量优化分配问题进行了研究。1983年,N·伯拉斯[61,发表了著作{Tg资源科学
分配》,它可以说是较早地系统研究水资源分配理论和方法的专著。它总结了20
世纪六、七十年代发展起来的水资源系统工程学内容,较为全面地论述了水资源
开发利用的合理方法,围绕水资源系统的设计和应用这个核心问题,着重介绍了
运筹学数学方法和计算机在水资源工程中的应用。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水污
染和水危机的加剧,传统的以供水量和经济效益最大为目标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模
式已不能满足需要,国外开始在水资源优化配置中注重水质约束、水资源环境效
S[sJ等提
规划模型,对不同水质的水量使用问题进行优化。1997年,Wong,Hugh
出支持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运用的多目标多阶段优化管理的原理和方法,在需水
预测中考虑了当地地表水、地下水、外调水等多种水源的联合运用,并考虑了地
下水恶化的防治措施,体现了水资源利用和水资源保护之间关系。1997年,Carlos
Percia和GideonOronl9】以经济效益最大为目标,建立了污水、地表水、地下水等
多种水源的管理模型,模型中考虑了不同用水部门对水质的不同要求。2002年
Ghahwanan
Btlo】等提出了一个从水库向预定多作物栽培制度的灌溉工程的水资
M
Ztll】等先后运用线性规划、动态规划模型(DP),
源优化配置模型。2004年Ejcta
多时期线性规划模型等,在加利福尼亚、亚利桑那、新墨西哥、得克萨斯等州的
大型灌区或渠道开展了大量研究,优化地下水资源、确定作物制度、水资源的季
节分配,以获得最大灌溉效益。
早在1960年吴仓浦在国内首次提出了年调节水库最优运用的DP模型,在微
观层次上提出了水资源优化配置的思想。80年代初,水资源优化配置问题引起我
国学术界的足够重视,专家、学者们开展了一系列水资源科学分配方面的研究和
应用工作。曾赛星、李寿声[12】在对灌区地表水地下水联合优化调度中,采用动态
规划方法确定各种作物的灌水定额及灌水次数,建立了一个既考虑灌溉排水、降
低地下水位的要求,又考虑多种水资源联合调度、联合管理的非线性规划模型,
以确定农作物最优种植模式及各种水源的供水量比例。唐德善[131以黄河中游某灌
区为例,运用递阶动态规划法,确定水资源量在工业和农业之间的分配比例。贺
北方【14】提出区域水资源优化分配问题,建立了大系统序列优化模型,采用大系统
分解协调技术求解,建立了区域可供水资源年优化分配的大系统逐级优化模型。
汤瑞凉【15】等应用熵权系数法,综合考虑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2
第一章绪论
提出了多准则综合评价的熵权系数优化模型,以确定农业最优种植模式及相应的
灌溉水量。薛小杰等【16】以水资源承载的国内生产总值最大、水资源可承载人口最
多、水资源承载的粮食产量最高和BoD排放负荷量最小为目标函数,建立了水资
源可持续利用的多目标分析评价核心模型,采用逐步宽容约束法求解该模型,对
关中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实例研究,得出了不同水平年关中地区水资源利用
7J
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满意方案,实现了区域的水资源的优化配置。蒋业放等【l
建立了目标函数为GDP最大和COD最小的多目标规划模型,约束条件主要包括水
资源系统模拟模型和宏观经济系统扩大再生产一投入产出耦合模型,通过开发决
策支持系统辅助求解该模型。方创琳【18J依据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理,以柴达木盆
地为例,设计了水资源优化配置的总体思路。模型中对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多目标
进行竞争辩识,采用以投入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