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吸虫病防治管理模式及人力资源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英文摘蜚 4 and the of andthc Creating rightperceptions society cultivating people Ollsehistosomiosiscontr01. 5.Exploringtechnology andtreatmentadministrative Key model,human Words:schistosomiasis,prevention resources of indexes,integratedqualitymanpower 己I 吉 了l 口 一、研究背景 m吸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和影11向经济建设及社会发展的重火疾病。 建国初期,我国南方的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广东、云南、 四川、上海和广西12省、市、自治区的370县(市)中流行有血吸虫病,累计感 染者达1160万,有钉螺面积为143亿m2,受威胁人口在1亿以上。 解放以后,我国血吸虫防治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截至2000年,全国已 有上海、广东、广西、福建、浙江等5个省(市、自治区)、243个县(市、区) 达到了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有62个县(市、区)达到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标准, 现有血吸虫病患者总人数约69万人,查出病牛2万头。目前,全国尚有108个县 (市、区)未控制血吸虫病流行,但这些县、市的疫情均大幅度下降…。 上述成就得益于国家的重视和人民群众的努力。在半个世纪的血防工作中, 根据血吸虫病流行和防治工作的特点,我国总结出“政府领导,部门配合,群众 参与”的有效工作机制,提出了“预防为主、综合措施,因时因地制宜”的血防 方针和策略,疫区各级政府均成立了血吸虫病防治领导小组,把血防工作纳入各 级政府经济发展的整体规划,使血防工作和经济建设紧密结合,卫生、农业、林 业、水利等各有关部门积极配合,使防治工作不断走向深入。 为了“系统、准确地掌握血吸虫病流行动态,流行趋势和防治过程中疫情变 化规律,评价防治对策的效果,提高防治工作质量”,卫生部全国地方病防治办 公室于1990年起,在湖区五省和山区二省以及达到消灭标准的上海市,建立了流 行病学监测点。十几年来,监测点得到了政府和有关地区的大力支持,数量也由 14个增加到了20个。使得各监测点对疫情的规律性有了更深入地了解.科研水平 有了提高,队伍得到了锻炼。 1992年启动的世界银行贷款中国血吸虫病控制项目,进一步加大了我国血防 I‘作的力度,在控制血吸虫痫疫情、压缩疫区范围、推动血吸虫病防治科研工作 的发展方面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世界卫生组织寄生虫病与媒介控制处官员迪 克·恩格思说,中国是世界上同本血吸虫病流行壤严重的国家之一,同时也是1:|j= 个榜样‘。…。 界【二在ffIL吸虫病控制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的国家,在世界上可以作为 虽然我国恤吸虫痛流行区人群感染宰已降到较低水平,但…1受到生态环 境、社会经济I到素和科技¨l(平的制约,血防工作仍面临着严峻挑战,如I钥螺分伽 广、流行区频发洪涝灾害、人畜流动频繁等,加剧了传染源的扩散。因此,控制 血吸虫病仍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1。而血吸虫病防治发展至今,其模式一直沿 袭建国以来政府主导的计划模式,在当今的社会条件卜,由于疾病模式的转变、 经济的发展、社会相关部门和血防机构人员观念的转变,其防治功能和效率已不 能令人满意。 国内科学家曾对血吸虫病防治的研究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在诊断方法、防治 措施和血吸虫病流行规律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钉螺生

文档评论(0)

lh2468l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