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化学讲义第二章.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普通化學講義第二章 第二章化學計量 一、基本定律: 1.質量不滅定律 1774 拉瓦節 化學反應前後,質量不變。 2.定比定律 1799 普勞斯特 同一種化合物,不論其來源如何,其組成元素之間成固定比值。 3.倍比定律 1803 道耳吞 兩元素化合成兩種或兩種以上化合物,若其中一種元素質量固定,另一元素必成簡單整數比。 4.原子說 道耳吞 5.氣體反應體積定律 1808 給呂薩克 同溫同壓下,任何氣體,反應前後各氣體之體積,恆成簡單整數比。 6.亞佛加厥定律 1811 亞佛加厥 同溫同壓下,同體積的任何氣體,含有相同分子數,相同莫耳數。 7.門得列夫 1869 元素週期律 依原子量大小排列週期表 8.阿瑞尼士 1887 解離說 解釋電解質的性質 9.貝克勒 1896 放射性元素 10湯木生 1897 發現電子 由陰極射線實驗發現電子 11.拉塞福 1911 以?粒子撞擊金箔,發現原子核的存在 12.莫色勒 1913 以元素受電子撞擊時,產生X射線,依照波長排列,現代週期表。 13.拉塞福 1919 以?粒子撞擊氮原子,發現質子 14.海森堡 1925 發展量子力學 15.薛丁格 1926 發展量子力學 16.查銳克 1932 發現中子 二、道爾吞的原子說: 一切的物質都是由原子所組成,原子是最基本粒子,不可分割。 相同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質量與性質,不同元素的原子其質量和性質不同。 不同元素的原子能略以簡單的整數比,組合成化合物。 原子不被創造,化學反應前後,只是原子重新排列組合。 道耳吞的原子說可以解釋定比及倍比定律,但無法解釋氣體反應體積定律。 道耳吞原子說修正: 原子可被分割,有更小的電子、質子、中子。 同一種元素的質量可能不同,(因為同位素存在),168O、178O 。 同質量的元素不一定相同,(因為同量素存在),146C,147 五、原子量與分子量 1961年IUPAC訂定原子量的標準 12C=12.0000 原子的質量單位 amu 。 原子量是互相比較出來的,原本沒有單位,為了計算方便取為g/mol。 1 amu = 一個12C原子質量的 1/12 。一個12C 1 amu = (1/6.02×1023)×12×(1/12) = 1.66×10-24 1 克 = 6.02×1023 amu 六、原子質量與莫耳關係 一莫耳的數值 = 6.02×1023 ,此一數字又稱為亞佛加厥數。 一克分子 = 一莫耳分子 一克原子 = 一莫耳原子 莫耳數 = 重量 / 原子量 或 重量 / 分子量 莫耳數 = 粒子數 / 6.02×1023 ? 粒子數 = 莫耳數 × 6.02 ×1023 在S.T.P.下(標準狀況,0?C ,1atm),一莫耳氣體 = 在N.T.P.下(正常狀況,25?C,1atm),一莫耳氣體 = 七、化學式及百分組成 化學式的表示法 實驗式:組成原子間,最簡單的原子數比。又稱為簡式。 分子式:表示分子內原子的種類和數目。 結構式:能表示物質之分子內,各原子結合情況。 示性式:能表示分子式中,不同官能基。 不同物質,實驗式可能相同,但分子式不同;如 C2H2 、C6H6。 不同物質,分子式可能相同,但結構式不同(同分異構物);如:甲醚(CH3OCH3)和乙醇(C2H5OH)。 1.實驗式 CH2O C2H6O 2.分子式 C2H4O2 C2H6O 3.示性式 CH3COOH(醋酸) C2H5OH(乙醇) 4.結構式 5.點電子式 7.實驗式的求法: 化合物由x、y、z三種原子組成。 求x、y、z的莫耳數比。 八、名詞解釋 1.同位素 原子序相同,質量數不同(中子數不同),化學性質相同,物理性質不同。 168O、178O 2.同量素 原子序不相同,質量數相同 146C、14 3.同分異構物 分子式相同,結構式不同 甲醚、乙醇 4.同系物 同一系列化合物,分子式相差(CH2)n CH4、C2H6 5.同素異形體 相同元素,結構或組成不同 O2、O3,紅磷、黃磷 6.同形體 不同物質,但形狀相似 KAl(SO4)2·12H2O NaAl(SO4)2·12H2O 九、化學反應與質量關係 aA + bB ? cC + dD A、B表示反應物,C、D表示生成物。 a、b、c、d表示係數,代表莫耳數,若是氣體,可代表體積。 限量試劑:反應中被完全用掉的反應物。 平衡化學反應方程式應注意:反應前後原子的種類及數目不變,重量不變;但是分子的種類及數目可能會變。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