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企业技术创新网络治理机制研究
孙晓岭摇 著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摇摇摇摇摇 摇 摇 摇
序
摇
序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创新以及由此引起的产 摇
业创新是人类创造性劳动成果的集中反映, 是国家富强、 企业
长胜和人们工作生活质量提高的基本保证。 在当今市场全球化、
竞争激烈化、 技术复杂化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 任何企
业都不能 “独自向前走冶, 同有关各方结成具有战略联盟性质的
技术创新网络, 成了有志于技术创新, 特别是有志于持续进行
复杂技术创新的企业真正合理的选择。
由于技术创新的成败具有不确定性, 战略联盟的成败具有
不确定性, 因此, 采用战略联盟式的网络形式进行重大 (复杂)
技术的创新, 其成败当然也具有不确定性。 但这是不足为怪和
不足为惧的。 事实上, 企业间技术创新网络的失败率, 并不比
一般的商业联盟的失败率高 (据国外的专业团体如Price Water鄄
house Coopers 的国际会计公司1997、 1999, 以及学者 Park 和
Ungson1997、 Harrigan1998、 Porter1987 等的统计和研究, 商业联
~
盟的失败率大约为50%, 有的甚至高达60% 70%)。 特别重
摇 摇 摇 摇摇摇摇2
要的是, 没有任何证据或研究表明, 不进行技术创新的企业或
者独自进行复杂技术创新的企业, 其失败率要比企业间结成技
术创新网络进行复杂技术创新的失败率低。 因此, 唯一合理的
出路就在于: 如何用创新的方式来提高企业技术创新网络成功
和持续运作的概率, 降低其失败率。
孙晓岭博士的论著, 正是瞄准了这样一个重要、 现实而又
颇有难度的课题, 进行了较为系统、 深入和富有创造性的研究。
如果说, 那些不敢或者不愿通过与有关企业结成网络来进行技
企 术创新的企业和企业家, 是出于对企业间联盟的潜在劣势过于
业 悲观的话, 那么, 那些不能有效降低企业技术创新网络失败风
技
术 险的企业和企业家, 则往往是出于对企业技术创新网络的潜在
创 利益过于乐观。 而贯穿孙晓岭博士论著始终的就是这样一条主
新 线: 如何在正确认识企业间技术创新网络的潜在利益和失败风
网
络 险的基础上, 科学地分析网络失败的主要原因, 并且据此采取
治 有效措施来规避失败的风险, 促使企业间技术创新网络持续健
理 康地向前发展。 孙博士的研究成果早在两年前就已获得部分专
机
制 家学者的充分肯定和赞许。 当然, 对于像企业间技术创新网络
研 的成功运作这样一个复杂的课题, 需要许多人进行长期的研究。
究 就孙晓岭博士个人来说, 本书反映的也只是她前些时候的一个
阶段性研究成果, 值得继续深入研究的问题还不少。 其中, 特
定的区域对企业间技术创新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