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神经内科常见疾病与情感障碍(2007全面).ppt
头痛(4) (iv)头痛和抑郁症在临床上可呈现为因果关系 抑郁症可能是头痛的病因,隐匿性抑郁症抑郁症状不明显,而主要表现为躯体症状,头痛可能是其最突出的症状;抑郁症还可能是头痛的影响因素,抑郁症可以加重头痛。头痛也可能是抑郁症的病因,抑郁症可能是病人长期头痛的后遗症;头痛还可能是抑郁症的诱发因素之一。 最能说明两者互为因果关系的是紧张型头痛,这种头痛主要是颈部肌肉紧张所致,与心理因素关系密切,抑郁症状本身就是紧张型头痛的诊断标准之一。临床上,紧张型头痛大多与头痛伴发的抑郁症相互重叠。 头晕与抑郁 背景 以头晕为主诉的就诊者,在神经内科中占5%-10%,其中体检未见脑及视网膜症状,既往无脑卒中史,但由于患者强调自感持续性或反复发作头晕,经物理学医检见有脑部少量小梗死灶,或并存有颈,椎基底动脉异常,临床上可诊断为无症状性脑梗死[1](ACI),发生率为10%-20% [2] 。 背景 以头晕为主诉的ACI患者,以往大多依照椎基底动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VBI)予以治疗,然而有相当多患者疗效不佳,致使反复就医,既延长工了患者的病痛,又造成了医疗资源的浪费。 研究对象: 纳入条件 神经内科门诊1999年1月—2002年1月就诊患者 以头晕为主诉,既 往无脑卒中史 ; 临床可诊断为ACI,查体未见脑及视网膜症状,影像学和多谱勒超声检查见有局部腔隙性脑梗死,以及颈动脉B超检出异常。 依照VBI药物治疗半年以上,头晕症状无明显缓解的患者; 排除甲亢,低血糖,耳部疾病,冠心病,更年期综合症,酒精和药物戒断反应者。 头晕症状的特点 1.头晕症状为“头脑不清” 、 “昏昏沉沉” 、“难以思考”,情绪越烦恼时就越晕,但无“天旋地转” 的感觉; 2.头晕持续时间差异很大,有时仅数秒,数分钟,有时可持续数天,每月头晕次数不定,头晕时忐忑不安,“心里”很难受。 头晕症状基本消失,仅在情绪紧张时偶然发生,但经控制情绪后即可得到缓解。 治疗前 治疗后 与头晕相伴发的其它躯体症状治疗前后变化 气短 心悸 失眠 易疲劳 慢性疼痛 肢体无力 晕厥 治疗前 65(66.3) 74(75.5) 77(78.6) 63(64.3) 51(52.0) 39(39.8) 6(6.1) 治疗后 9(9.2) 12(12.2) 23(23.5) 24(24.5) 3(3.1) 2(2.0) 0(0.0) 治疗前后的其他躯体症状 例(%) 治疗后,症状消失或得到明显缓解的依次为 晕厥,肢 体无 力 ,慢性疼痛,气短 ,心悸 ; 有约1/3的患者仍然存在易疲劳和失眠症状。 表 1 应转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以头晕为主诉的就诊于神经内科的患者,当辅助检查未见其它病变时大都就作为VBI来诊治,然而当治疗半年以上仍未见效时,在医疗思维上就不应仅受诊治躯体疾病的局限,而应考虑到患者的主诉可能是某种心理障碍的躯体症状。 脑血管病与抑郁障碍阿尔茨海默氏病(AD)中的抑郁 癫痫中的抑郁帕金森氏病与抑郁 头痛、头晕与抑郁神经科伴发抑郁的治疗 内容提要 谢 谢! 后面内容直接删除就行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仅供参考,实际情况实际分析 主要经营:课件设计,文档制作,网络软件设计、图文设计制作、发布广告等 秉着以优质的服务对待每一位客户,做到让客户满意! 致力于数据挖掘,合同简历、论文写作、PPT设计、计划书、策划案、学习课件、各类模板等方方面面,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 * * 阿尔茨海默氏病(AD)中的抑郁 SSRI、MAOI、TCA对痴呆伴重度抑郁症基本上均有效,但这三类抗抑郁药中的不同种别的疗效则有待进一步的观察; 对AD或其他痴呆伴随的轻度抑郁,抗抑郁药的疗效则未能明确,这可能是轻度抑郁的症状与痴呆者的情感淡漠症状在临床上难以区分有关;、 对于血管性痴呆、非AD及路易体痴呆中伴抑郁的治疗,缺乏特异性资料。 阿尔茨海默氏病(AD)中的抑郁 行为干预。 研究工作不多。 不多的研究工作使人们大体上获得这样的印象: 对AD合并轻度抑郁或监护人处境郁闷时是有些疗效的。 在行为干预中,以下两种措施卓有成效,一种是安排以使之愉快的活动,另一种是帮助监护人以解决问题的办法(Teriet等,1997)。 本法的研究案例缺乏与其他疗法的对比资料。 本法的最大优点是安全。 阿尔茨海默氏病(AD)中的抑郁 长期治疗问题 行为干预疗法应维持一个长时期。 抗抑郁药治疗:在抑郁消除后至少应维持几个月之久(一般认为应维持治疗6个月)药物剂量原则上不变动; 在6个月的维持治疗后,经与患者及其家属、监护人深入交谈了解病情后再作出剂量调整的决定; 是否停药,必须慎重,应在随访观察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