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丁胶乳乳液接枝甲基丙烯酸甲酯反应动力学-应用化学.PDF

氯丁胶乳乳液接枝甲基丙烯酸甲酯反应动力学-应用化学.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7卷 第10期 应 用 化 学 Vol.27No.10 2010年10月        CHINESEJOURNALOFAPPLIEDCHEMISTRY        Oct.2010 氯丁胶乳乳液接枝甲基丙烯酸甲酯反应动力学 a a b b 张 凯  黄春保  沈慧芳 陈焕钦 a b (湖北黄冈师范学院化学与应用化学学院 黄州438000;华南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广州) 摘 要 采用乳液聚合法将甲基丙烯酸甲酯(MMA)接枝到氯丁胶乳上,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证实了接 枝产物的生成。研究了反应温度、乳化剂浓度、引发剂浓度和单体浓度对表观聚合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 反应温度为50℃,引发剂叔丁基过氧化氢四乙烯五胺(tBHP/TEPA)用量为氯丁胶乳干重的05%,单体/聚 合物质量比m(M)∶m(P)=3∶5,乳化剂十二烷基连苯醚二磺酸钠(DSB)用量为单体总质量 1%时,单体转化 0.15 0.30 1.41 率和接枝效率分别为991%和549%。聚合反应动力学关系式为:R =Kc(E) c(I) c(MMA) ,式中, p K为常数,在40~55℃范围内,聚合反应的表观活化能E =602kJ/mol。接枝聚合基本符合自由基反应机 a 理。 关键词 氯丁胶乳,乳液接枝聚合,动力学,甲基丙烯酸甲酯,接枝机理 中图分类号:O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518(2010)10114405 DOI:10.3724/SP.J.1095.2010.90716 氯丁橡胶胶粘剂在合成型胶粘剂中产量最大,用途最广。但在粘接软质聚氯乙烯人造革和橡塑共 混材料时,其界面粘合力差,剥离强度低。为克服上述缺点,可将与聚氯乙烯具有良好相容性的聚甲基 丙烯酸甲酯作为侧链接枝到氯丁橡胶主链上[1-3]。目前的接枝改性多采用溶液聚合法[4-5]。但溶液接 枝法常用热引发剂,聚合温度高、时间长,易造成氯丁橡胶大分子断链,产品质量不稳定。此外,产物中 含有大量的甲苯等有毒溶剂。而乳液聚合法具有聚合稳定、易控制、清洁等优点。本文采用乳液接枝法 对氯丁胶乳的甲基丙烯酸甲酯(MMA)接枝聚合反应进行了初步研究,得到了反应表观速率与反应物浓 度之间的关系式。有望对氯丁胶乳的乳液接枝进行可控聚合,提高接枝效率,有望对氯丁胶乳的乳液接 枝进行可控聚合,提高接枝效率,类似的研究国内外尚未见文献报道,该方法为商品化的氯丁胶乳制备 水性胶粘剂提供了理论和实验基础。 1 实验部分 1.1 试剂和仪器 氯丁胶乳(CRL)(拜耳(中国)有限公司),总固体质量分数为58%,pH值约为13;甲基丙烯酸甲酯 (MMA),工业品,使用前经减压蒸馏纯化;叔丁基过氧化氢四乙烯五胺(tBHPTEPA),十二烷基联苯 醚二磺酸钠(DSB),化学纯;去离子水,自制。PerkinElmer1730型红外光谱仪(美国);AVANCEDigital 400MHzNMR型超导核磁共振谱仪(德国),溶剂CDCl。 3 1.2 合成方法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法进行接枝反应。在装有电动搅拌器、温度计、冷凝管及滴液漏斗的1L四口圆 底烧瓶内,加入100g氯丁胶乳(CRL)和占单体总质量1%的乳化剂DSB,在搅拌下,用去离子水稀释至 固含量为30%,通N气05h后,升温至聚合温度,在100min内匀速滴加348g单体与015g引发剂 2 (氧化剂)的混合液,同时滴加015g还原剂水溶液,保温反应35~4h,乳液冷却至室温,出料保存备 用。 1.3 转化率 采用称重法,在质量为m的干燥称量瓶

文档评论(0)

136****37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