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与儒家思想的形成》同步课件1-.ppt

《“百家争鸣”与儒家思想的形成》同步课件1-.ppt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课标点击 课前预览 互动释疑 课堂点睛 栏目链接 1.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2.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课 程 标 准 课标点击 课前预览 互动释疑 课堂点睛 栏目链接 1.了解“百家争鸣”产生的背景、意义、各派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 2.掌握孔子、孟子、荀子思想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联系现实评价儒家思想。 目 标 分 解 课标点击 课前预览 互动释疑 课堂点睛 栏目链接 课标点击 课前预览 互动释疑 课堂点睛 栏目链接 1.百家争鸣的含义:春秋战国时期学者和不同思想学派围绕自然、社会和人生等问题互相诘难、批驳的局面。 2.时代背景:________时期,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 (1)政治经济变动:分封制、井田制瓦解。 (2)社会基础:________阶层的活跃并受到诸侯国的重用。 (3)文化基础:出现________,平民百姓开始接受教育,教育和学术下移。 一、“百家争鸣”的含义及出现背景 春秋战国 士 私人讲学 课标点击 课前预览 互动释疑 课堂点睛 栏目链接 1.儒家学派。 二、“百家争鸣”的概况——诸子百家主要代表及思想 代表 主要思想 (1)孔子 ①思想核心是“________”: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②政治:以德治民;主张“__________”,维护等级名分。 ③教育:________(打破贵族垄断教育);因材施教。 (2)孟子 ①政治:实行“______”,提出“__________”思想。 ②伦理:主张“性本善”,实行仁政来回复善性。 (3)荀子 ①政治:施政礼法并施;提出“君舟民水”思想。 ②伦理:主张“________”,用礼乐规范人的行为。 仁 克己复礼 有教无类 仁政 民贵君轻 性恶论 课标点击 课前预览 互动释疑 课堂点睛 栏目链接 2.道家学派。 (1)老子: 地位 道家学派创始人,著有《________》。 主要思想 ①哲学:“________”是世界万物的本原。 ②辩证法思想:事物有矛盾对立的两面并可以互相转化。 ③政治:倡导“___________”。 道德经 道 无为而治 课标点击 课前预览 互动释疑 课堂点睛 栏目链接 (2)庄子:把世间万物都看作是相对的;崇尚自然和精神自由。 3.法家——集大成者韩非。 (1)主要思想:________;提出系统的法治理论;变法革新。 (2)评价:迎合了建立__________国家的趋势。 4.墨家——创始人墨子。 (1)代表阶层:平民百姓。 (2)主要思想:“______”、“非攻”、“节俭”、“______”。 以法治国 大一统专制 兼爱 尚贤 课标点击 课前预览 互动释疑 课堂点睛 栏目链接 1.中国历史上第一次________运动。 2.逐步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 3.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三、“百家争鸣”的重要意义 思想解放 课标点击 课前预览 互动释疑 课堂点睛 栏目链接 课标点击 课前预览 互动释疑 课堂点睛 栏目链接 一、孔子的“仁”和孟子的“仁政”思想有何区别? 孔子的“仁”代表奴隶主贵族的利益,宣扬奴隶主的“爱人”,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孟子的“仁政”思想代表地主阶级的利益,主张爱惜民力,正确认识君民关系,建立和谐的封建统治秩序,更好地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 特别提示:孟子的“仁政”思想是对与孔子民本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课标点击 课前预览 互动释疑 课堂点睛 栏目链接 1.《史记》载:“孟子序诗书,述仲尼之意。”孟子发扬孔子思想提出的主张是(  ) A.民贵君轻  B.人定胜天 C.克己复礼  D.仁者爱人 应 用 示 例 解析: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结合所学可知选A项。 答案:A 课标点击 课前预览 互动释疑 课堂点睛 栏目链接 二、如何理解孔子的

文档评论(0)

kbook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