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论高行健戏剧艺术的借鉴与创新——《车站》和《等待戈多》戏剧手段之比较.pdf

论高行健戏剧艺术的借鉴与创新——《车站》和《等待戈多》戏剧手段之比较.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高行健戏剧艺术的借鉴与创新 55 论高行健戏剧艺术的借鉴与创新 ———《车站》和《等待戈多》戏剧手段之比较 景晓莺 ( 上海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上海,201100) 摘 要:《车站》借鉴了《等待戈多》的西方现代主义戏剧技法,如象征、荒诞、艺术的抽象等手段,并 结合中国传统表演艺术在剧场性、假定性和叙事性方面进行了创新,具体手段有多声部、叙事角度的转 换、时空自由、音响的特殊处理和小剧场的使用,体现出对中国传统表演艺术手段的回归。 关键词:《等待戈多》;《车站》;西方现代主义戏剧技法;中国传统表演艺术手段 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677(2014)5-0055-05 《等待戈多》(1952)是爱尔兰作家萨缪尔·贝克 一、共同的现代主义戏剧手段 特的代表作,而《车站》(1983)是成为法籍华人作家 之前的中国作家高行健的一部剧作。两位作家分别 高行健借鉴了《等待戈多》的一些戏剧手段,因 为1969年和2000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前者 此两部作品都呈现出现代主义戏剧风格,具体表现 以“他那具有新奇形式的小说和戏剧作品使现代人 为对象征、荒诞、艺术的抽象,以及情节和戏剧冲突 ① 从精神贫困中得到振奋” , 而后者以“其作品的普 的淡化等手段的运用。不过,由于两部作品产生于 遍价值,刻骨铭心的洞察力和语言的丰富机智,为 不同的社会背景,具体的影响源不同,以及受影响 ② 中文小说和艺术戏剧开辟了新的道路” 。《等待戈 的程度不同,因而他们在现代主义戏剧风格上有所 多》是荒诞派戏剧,《车站》是探索剧(或称实验剧、 差异,或者侧重点不甚相同。 先锋剧)。由于使用了荒诞的手法和“等待”的主题, 1.象征 《车站》被一些评论家认为是《等待戈多》的翻版。 现代主义戏剧广泛采用象征手法,通过具体物 瑞典文学院院士、诺贝尔文学奖资深评审委员马悦 象暗示某种观念,展现事物本质,充分调动读者或 然先生认为,高行健受贝克特的影响,但是在被问 观众的审美想象,促使他们获得审美愉悦。象征手法 及《车站》是否模仿《等待戈多》时,他持否定态度, 在《等待戈多》中使用相当广泛,包括人物、场景以 认为《车站》和《等待戈多》具有同样的主题,但是 及“等待”这一贯穿全剧的行为本身。在人物方面, ③。在《现代小说技 “influence不一定是negative的” 爱斯特拉冈、弗拉季米尔、波卓和幸运儿并不仅仅是 巧初探》中,高行健数次提及《等待戈多》并对其作 四个特别的人。有学者认为,就名字而言,爱斯特拉 了细致解读,可见他对该剧研究颇深。“我在上大学 冈是法国人,弗拉季米尔是俄罗斯人,波卓是意大 ④ , 的时候就企图寻找一种现代戏剧” 这不仅仅是对 利人,幸运儿是英国人。也有学者提出两个流浪汉一 现代主义技巧的借鉴,也是对中国传统戏曲手段的 个代表物质,一个代表精神。两个不同的角度指向同 回归。《车站》体现了他在这两个

文档评论(0)

sunach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