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某矿爆破振动观测投标书
技术方案::::
#
在1 矿体-385m~-640m 中段厚大矿体开采过程中将不可避免地面临特大型
矿柱与三面邻充填体矿房采场的安全高效回采问题。其中生产采场回采爆破对采
场以及充填体稳定性的影响是不容回避的重点问题。因此矿山应在充分研究各回
采中段胶结充填体质量与特性的基础上,深入研究生产爆破地震波在矿岩与胶结
充填体中的传播规律,评价其对充填体稳定性的影响作用,进而定量确定合理的
爆破工艺参数,为-385m~-640m中段厚大矿段生产采场的安全回采提供有力的技
术依据。
根据规定的项目研究内容,方案包括如下两大项:
一、爆破地震效应观测方案
1. 观测物理量及观测系统
观测物理量较多,也较繁杂,比较常用的有位移、速度及加速度等物理量。
在这些常用的观测物理量中,速度是最常用的,这是因为速度通过积分可以得到
位移观测量,将速度微分则得到加速度物理量。从波动力学可知,质点振动速度
与力联系密切,在国家标准《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03)中也是以质点振
动速度作为破坏判据。因此我们选择质点振动速度作为本次观测和研究的基本物
理量,从而进一步研究质点振动速度在充填体及矿岩中的传播规律,确定充填体
及矿岩的质点振动速度破坏判据。
观测系统由拾震器(传感器)、信号记录仪、信号传输电缆、计算机及震动
信号分析专用软件组成。由于本次观测只观测质点振动速度,故拾震器只选择速
度传感器。速度传感器目前存在的型号比较多,其频率响应范围各不相同,由于
爆破震动的频率一般小于100Hz,大于10Hz,在充填中频率相对要低一些。因
此选择传感器时,应综合考虑以上几个因素。对比市场上已有的型号,可以选用
北京东方地球物理勘探公司生产的DX4.5 型,或北京传感器一厂生产的CD-1,
CD-10型等型号。它们的频率响应范围(0~1000Hz)均满足要求。信号记录仪
选用成都动态仪器厂生产的TDS 爆破振动记录仪。该记录仪只有2 个通道或3
个通道,仪器小巧,移动方便;只需两节9伏电池供电,不需另加电源。振动记
录的数据可以存储于记录仪中,不会丢失。这种仪器适用于观测环境十分复杂的
场所。PentinumⅢ以上级别的计算机是观测系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主要用于数
据存储和分析,震动信号分析专用软件保证数据分析的质量,提高准确度。
2. 测点布置方案
测点布置根据观测目的、现场地形及经济要求确定。本次观测主要目的是为
了确定矿山爆破时爆破地震波在矿岩及充填体中的传播规律,爆破具体位置在
-385~-640m中段的矿柱。矿柱回采时,一个典型的特点是矿柱的开采条件没有
矿房的开采条件好,矿柱周围均被其它介质包围,且介质的物理力学性能远低于
矿柱,另外一个特点是爆区不断变化,但是爆破岩石的性质变化不大或没变化。
因此爆破地震观测时,重点应放在爆破地震波在矿岩及充填体内的传播规律和爆
破地震波通过不同介质接触面传播时的能量损耗情况,从而为爆破参数的合理选
择及优化提供科学依据。根据这个目的,观测点分别布置在矿岩和充填体内,每
次观测时,测点数量不能少于6个。为有效回收数据,测点距爆区的距离不能小
于5m,不能大于100m,否则失去意义。
根据上述测点布置原则,结合矿柱回采实际条件,测点布置方案可分以下为
三种情形。
⑴出矿水平测点布置方案
当爆区距出矿水平附近时,可考虑在出矿水平布置测点,测点沿出矿巷道布
置,充填体内沿着与出矿水平同一高程处,沿观测线方向开凿几个观测站,用于
充填体内测点布置,该方案的显著优点是不需为测点布置增加新的工程或只需增
加小部分工程,费用较低。但该方案也有缺点,测点与爆心处在不同高程上,观
测信号所受干扰较大。观测线是一条垂直于矿柱与充填体接触面的直线,测点布
置后应测量测点坐标及高程。
⑵凿岩水平测点布置方案
在中间或上部凿岩水平布置测点方案,该方案需在充填体内新增观测巷道,
才可以研究爆破地震波在充填体内的传播规律。该方案的优点是爆破地震波没有
经过空区和爆堆,信号是从矿岩和充填体内传播过来的,没有经过绕射等作用,
能真实地反映爆破地震波在矿岩或充填体内传播规律,但是其缺点是需要新增工
程量,增加了观测成本。观测线也是一条垂直于矿柱与充填体接触面的直线,测
点布置后应测量测点坐标及高程。
⑶沿矿柱与充填体接触面布置测点方案
该方案是将测点布置在接触面的两侧,测点呈一一对应,观测线平行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提升练习.pdf VIP
- 《机房改造方案(老通信机房改造)》.doc VIP
- 抖音直播运营直播策划全案PPT.pptx VIP
- 高速公路监理工作管理办法 - 工程监理.docx
- 湖南省衡阳市数学小升初试卷与参考答案(2024-2025学年).docx VIP
- 1 迷娘(之一)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 VIP
-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竹节人说课稿(优选3篇).pdf
- 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下册Unit 5 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rainstorm came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pdf
- 缠论108课配图课文缠中说禅 统一格式高清配图02a.pptx VIP
- 股票投资秘籍缠论108课.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