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思维和存在谁决定谁 思维能不能正确反映存在 存在决定思维 思维决定存在 承认能正确反映存在 否认正确反映存在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可知论 不可知论 (何着为本原) (有无同一性) 泰勒斯 古希腊最早的哲学学派创始人。希腊七贤之一,西方思想史上第一个有记载有名字留下来的思想家。 泰勒斯的哲学观点用一句话来总结就是“水生万物,万物复归于水”,他认为世界本原是水。 柏拉图 苏格拉底的弟子,亚里士多德的老师。他建立起欧洲哲学史上第一个客观唯心主义体系。 他提出世界的本原是“理念”,现实中的事物都是“理念”的摹本。人的知识来源于对“理念”的回忆。柏拉图的哲学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 二、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都会面对思维与存在的问题。如: 庄稼施肥有技巧,看天看地又看苗。 学习目标 1、明确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 2、掌握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3、理解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和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庄周梦蝶” 典故:庄子在大树下睡觉,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在草地上翩翩起舞。突然狂风大作,暴雨袭来,庄子飞来飞去无处躲藏。吓醒过来原来是一场梦。于是庄子就思考了这样的问题:庄子到底是蝴蝶还是人,梦境与现实谁是真实的. (一)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含义)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简单说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C、在实践生活中,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表现为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B、“意识和物质的关系”不同于“意识和物质的辩证关系”。 A、“思维”和“存在”相搭配,“意识”和“物质”相搭配,不要混淆使用。 ①思维(意识—主观):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比如:思想、理念、经验、观念、感觉、设想、方针政策、计划方案、目标等。 ②存在(物质—客观):客观存在的事物。 比如:我们身上穿的、脖子上带的、手腕上带的、书桌上摆的,都是物质,只不过它们是具体的一个个事物而已。总而言之,独立于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就是物质。比如说我们所看到的高山流水、房子汽车、书桌黑板、钢笔铅笔等等,都是具体的物质形态。 那么,大家想想,你觉得是先有物质还是先有意识?它们谁决定谁? (一)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的两方面的内容 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 第一方面: “谁先谁后”、“谁决定谁”、 “何者为第一性、何者为第二性”。 ?“何者为本原”: 存在决定思维 思维决定存在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哲学的 两大阵营 (最基本派别)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 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决定物质 ?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何者是世界的本原、谁决定谁的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基本派别的唯一标准。 ③哲学的基本问题与哲学的基本派别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1.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2.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3.画饼充饥、心想事成 4.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被人的头脑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马克思) 5.中国古代的五行学说认为金、木、水、火、土是生成万物的五种基本元素。 走进哲学 问辩人生 只要闭上眼睛,世界上就没有什么悬崖 那我们现在来看看意识和物质关系的第二个问题: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的两方面的内容 第二方面: 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注意:①“同一性” 内涵:互相统一、符合、一致。同一性就是:意识(思维)能否正确认识物质(存在)的问题。) 注意: ①“同一性” 内涵:互相统一、符合、一致。同一性就是:意识(思维)能否正确认识物质(存在)的问题。 (这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哲学依据。) 可知论: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不可知论:否认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否认认识 世界的可能性。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是否是哲学的基本派别?(不是,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思考:同学们觉得意识(思维)能否正确认识物质(存在)? 在这里可以看出,我们班的同学有三种看法, 1、认为意识(思维)可以正确认识物质(存在)的,属于可知论者; 2、凡是认为意识(思维)不能正确认识物质(存在),属于不可知论者。 3、当然也有些同学是两者观点都有,这种同学我们把他称为不彻底的不可知论者。 休谟的不可知论: 人只能认识自己的感觉,至于其他东西是否存在,我们是不知道的。 康德的不可知论 康德一方面承认意识之外的客观世界是独立存在的,即所谓“自在之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