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课件:中医妇科学课件产后发热.ppt
三、血虚型 主证: 身有微热+血虚证 治则:养血益气,和营退热 方药:(1)八珍汤加黄芪地骨皮 (2)补中益气汤(甘温除热) (3)阴虚用加减一阴煎 四、血瘀型 主证:寒热时作十血瘀证 治则:活血化瘀,和营除热 主方:(1)生化汤+丹皮、益母草、白薇 预后与转归 血虚、血瘀-----症情较轻 外感-----变化多,可内传,其中中暑发热较 重。 感染邪毒-----最急最重,危及生命,可致残疾 预防与调护 (见教材 P201) 现代研究简介 1、发病特点探讨 2、辨证要点的研究 3、退热法研究 4、危重病案总结报道 5、发挥特长,防治结合(生化汤) 6、中西医结合扬长补短,抢救产褥感染 结语 1、本病以预防为主。 2、诊断强调“三审”及西医检查。 3、辨证抓住热型、恶露及腹痛三大要点。 治疗遵循“勿拘于产后,亦勿忘于产后”的原则。 4、临床以感染邪毒最急最重,按卫气营血传变。外感发热可按伤寒六经传变。中暑发热病情较重,威胁生命。 5、产后发热中感染邪毒发热可导致盆腔炎、腹膜炎、胸膜炎、盆腔血栓性静脉炎以及后遗产后身痛、关节痛等病证,退热后仍需追踪随访,防患于未然。 6、本病涉及妇产科学、内科学、外科学、温病学、伤寒学、金匮学,中西医相关内容。 谢谢! 后面内容直接删除就行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仅供参考,实际情况实际分析 主要经营:课件设计,文档制作,网络软件设计、图文设计制作、发布广告等 秉着以优质的服务对待每一位客户,做到让客户满意! 致力于数据挖掘,合同简历、论文写作、PPT设计、计划书、策划案、学习课件、各类模板等方方面面,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 * * * * * * 病案 患者张某,女,28岁,教员。时值季秋,于产 后第四天,因不慎寒暖,将息失宜,初觉形寒不适,体温不高,翌日恶寒高热,无汗身楚,恶露减少,小腹切痛。自服姜糖水一大碗,并西药解热镇痛片,汗出不解,晚间体温达40.6℃ (腋下)。家属急邀往视,情词恳切。诊其体肤,炕烘蒸热.而不恶寒,颜面潮红,身半以上汗出如洗, 口干频饮,便秘、溲黄、舌质红,苔干黄,脉浮数有力。 产后发热 目的要求 1、掌握产后发热的定义及辨证论治,重点掌握感染邪毒型产后发热的传变规律及治疗 2、熟悉产后发热的病因病机 3、了解产后发热的预防和预后 概述 1、定义: 产褥期内,出现发热持续不退,或突然高热寒战,并伴有其它症状者,称之。 与生理性发热鉴别:1、阴虚发热 2、蒸乳热 本病的感染邪毒型发热,与西医产褥感染可互参,可危及产妇生命,为死亡的四大原因之一,发病率为1%~7·2%。 2、特点: 时间性:产褥期内,多在产后24小时以后的10日多见。 特殊内环境 :多虚多瘀,血室正开 热型不一: 发热恶寒 高热寒战 乍寒乍热 低热不退 可伴有生殖道及全身症状:腹痛 恶露异常 全身症状 3、沿革 产后发热的记述最早见于:战国时代《内经·素问》 “乳子而病热”。 汉代《金匮要略》产后病有4条经文论治产后发热,占主要地位:分别为大承气汤、阳旦汤、竹叶汤证治,并在杂病中提出“热入血室”病证及小柴胡汤治之。 宋代《妇人大全良方》 ①首见“产后发热”病名 ②明确产后发热多虚多瘀的发病机理 ③ “当作热入血室治之” 明代《妇人规》最全面论述产后发热的辩证论治。 清代《张氏医通》提出“三冲”、“ 三急”的危急重症。 《医宗金鉴》提出“产后发热之故,非止一端” 。 叶天士、吴又可论产后发热列入到温病学中或热入血室论治。 1964年版《中医妇科学·产后发热》编入“感染邪毒”型”,一直沿用至今。 二、病因病机 1 感染邪毒: 接生不慎 护理不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NB-T47008-2010承压设备用碳素钢和合金钢锻件.pdf VIP
- 关于XX学校基孔肯雅热防控工作方案(最新版).pdf
- 风电光伏安装施工培训课件课件.pptx VIP
- 富士FFA电梯控制系统使用说明书NW3P电气原理图纸.pdf
- DB50T 867.6-2019 安全生产技术规范 第6部分:黑色金属冶炼企业 .pdf VIP
- 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思政课教学目标设计探析.pptx VIP
- 英语课件怎么做.pptx VIP
- 景区标识标牌标识标牌安装方案.docx
- 《钢结构通用规范+GB+55006-2021》详细解读.pdf
- 2024年度省安委会成员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考核要点和评分标准(2).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