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虫学及检验2医学蠕虫(吸虫、绦虫)讲义.pdfVIP

寄生虫学及检验2医学蠕虫(吸虫、绦虫)讲义.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寄生虫学与检验 百通世纪临床医学检验技术职称考试辅导 (二)吸虫 概述 (1)形态:成虫呈叶状或舌状、背部扁平、两侧对称 (血吸虫除外,呈圆柱状),通 常具有口吸盘与腹吸盘。 (2)生活史:基本阶段包括卵、毛蚴、胞蚴、雷蚴、尾蚴及囊蚴和成虫。囊内幼虫称 为后尾蚴。尾蚴或囊蚴为其感染期。 华支睾吸虫 (肝吸虫) (1)形态:①成虫:虫体狭长、扁平,外形呈葵花籽仁状,前端较窄,后端钝圆,半 透明;②虫卵:黄褐色,是人体常见蠕虫虫卵中最小者。卵前端卵盖明显,稍隆起,肩峰显 著,后端有一逗点状突起。卵壳厚,内含一成熟毛蚴。 (2)生活史:成虫主要寄生在肝胆管内。 (3)致病:华支睾吸虫在肝胆管内以血细胞、胆管黏膜及其分泌物为营养,并行厌氧 代谢,可引起阻塞性黄疸、胆管炎和胆囊炎等。 (4)实验诊断:①病原检查:粪便检查或十二指肠引流物检查虫卵为确诊依据,方法 有直接涂片法 (检出率低)、浓集法 (加藤厚涂片法检出率高);②免疫诊断:ID、IHA、 CIEP、ELISA和IFA等。 (5)流行:①分布:在我国,除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 青海省、西藏自治区及甘肃省外,其余省、市、自治区均有报道;②流行因素:传染源;中 间宿主的存在;不良的饮食习惯。 (6)防治原则:开展卫生宣教。加强粪便管理;积极查治患者、病畜。 布氏姜片吸虫 (1)形态:①成虫:虫体肥厚,背腹扁平,前端较窄,后端钝圆;②虫卵:长椭圆形, 淡黄色,是人体寄生虫卵中最大的一种。卵壳较薄,前端有一小盖但不明显,卵内含有 1 个卵细胞,20~40个卵黄细胞。 (2)生活史:成虫寄生在人和猪的小肠中。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毛蚴侵入中间宿主, 囊蚴随生食水生植物进入人或猪的小肠。 (3)致病:成虫寄生在小肠上段,可致局部机械性损伤,小肠壁出现充血或点状出血、 水肿、炎症甚至可发生脓肿,可引起腹痛、腹泻、营养不良、贫血等。 (4)实验诊断:①病原检查:在粪便或呕吐物中检到虫体或虫卵即可确诊;②免疫诊 断:ID法、ELISA法。 (5)流行:主要分布于亚洲温带、亚热带。在我国主要分布在湖沼地、广种水生植物 地区。主要因素是:①传染源;②生食水生植物的习惯;③中间宿主和媒介水生植物的存在。 (6)防治原则:积极开展卫生宣教;加强粪管、水管;及时查病、治病。 卫氏并殖吸虫 (肺吸虫) (1)形态:①成虫:虫体肥厚,背面稍隆起,腹面平;②虫卵:不太规则的椭圆形, 金黄色,卵盖大,常略倾斜;卵壳厚薄不均匀,卵内有一个卵细胞和 10多个卵黄细胞。 (2)生活史:成虫寄生在人和猫、犬、虎、豹等哺乳动物的肺脏。人也可为其终宿主, 第一中间宿主为川卷螺,第二中间宿主为淡水溪蟹、石蟹等。生活史过程包括:虫卵、毛蚴、 胞蚴、两代雷蚴、后尾蚴、囊蚴、童虫和成虫阶段,囊蚴是感染期。成虫除寄生于肺脏,还 可寄生于皮下、肝、脑、脊髓、心包、眼眶等处。 (3)致病:肺吸虫致病期基本分为3期:①脓肿期;②囊肿期;③纤维瘢痕期。 (4)实验诊断:①病原检查:痰或粪便中检查虫卵,皮下包块及结节活组织检查童虫; ②免疫诊断:酶联免疫吸附抗原斑点试验、ID、IHA、ELISA (敏感性、特异性高)等。 更多资料可添加微信btsj2018666 获取 寄生虫学与检验 百通世纪临床医学检验技术职称考试辅导 (5)流行:亚洲、非洲、美洲等。我国见于23个省、市、自治区。 (6)防治原则:避免生食或半生食含有囊蚴的蜊蛄和溪蟹等是预防本病的最重要措施。 斯氏狸殖吸虫:又称斯氏肺吸虫。 (1)形态:①成虫:虫体狭长,前宽后窄,两端较尖;②虫卵:椭圆形,大多数不对 称,卵壳厚薄不均匀,虫卵最宽处近卵盖端。 (2)生活史:与卫氏并殖吸虫相似。保虫宿主主要为自然感染的果子狸、犬和猫等动 物肺部,也寄生于人体,但不能发育为成虫,引起肺外型并殖吸虫病。斯氏狸殖吸虫为我国 独有虫种,国外未见报道。 (3)致病:侵入人体的虫体绝大多数停留在童虫阶段,幼虫移行症表现为游走性皮下 包块或结节。 (4)实验诊断:主要方法:免疫诊断或皮下包块活组织检查。 (5)流

文档评论(0)

lhp02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