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的祭奠.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心 灵 的 祭 奠 ——向人民艺术家吴冠中老师致敬 文/卢新华 2010年6月25日是个不幸的日子。 这天下午,我的心情十分不好,一直凄凄惶惶,什么事情都做不成。傍晚这种感觉加剧,心情越发沉重、不安。入夜,我辗转反侧无法入睡,各种幻象和现实的情景交相叠印,而我们老师吴冠中先生的图像不断浮出。 夜深,忽然,一声急促的电话铃声,把我从似睡非睡的朦胧中惊醒,我敏捷的打开手机。直觉让我感到一定是有大事和急事发生了。惊恐中手机屏幕的时间映入我眼帘:二十六日零点二十八分。电话中我听到了我始终不愿听到的坏消息。 吴冠中先生的三子乙丁哭泣地说到:“父亲走了。。。我父亲走了。。。他走了。”他泣不成声。 这不幸的消息震得我浑身颤抖。这是梦境? 我似乎听到电话的那一边,乙丁身边医护人员救人,或处理后事的各种声音,也似乎看到医院惨淡的四面白墙中吴先生躺着的那张病床,以及他没有声色的面庞和白单紧裹的瘦小身躯的无援、孤独。。。我们怎么才能把他救回? 吴先生喜欢红色。那红色是他的生命之色。他曾“大红袍”裹身,激情似火,热血奔腾地投入艺术人生。红色让他战胜艺道的孤独、熬煎,也一次次让他战胜病魔的缠绕,红色让它的艺术信念不灭,勇破陈规,探妙境;红色使他的生命和思想庄严,但红色又是他艺术人生和思想的宿命。难道这次红色真的再也不能护佑他突出病魔的重围?难道生命和思想的庄严无法拯救宿命的悲凄? 我们沉默不语。瞬间,我颤抖的问到:“先生几点走的?” “半小时前。。。十一点五十七分走的。”他梗咽地说。 我说:“我和刘巨德老师立刻到医院。” 他说:“不用了,没有什么事情可以麻烦的了。所有的电话都打不通,只能打给你,先告诉你。” 我说:“怎么办?要立即报告学校和其他朋友吗?”他停止了抽泣,平静地说:“先不用,明天清晨再说。先别打扰别人!”和他父亲一样不愿麻烦别人。 接着,他又说到,下午五点父亲的意识还很清醒,朝他点头示意,让他回方庄家里照顾八十七岁患病不能自理的母亲。十一点多父亲突然不行了。他唤二哥有宏直奔医院。医护人员尽了全力,不能起死回生了。 “你大哥可雨呢?”可雨是吴先生最信任的长子,他怎么没在身边呢?我问到。他说:“他去香港了。十五天前,父亲嘱托他把家里最后几幅作品送到香港。父亲走前的几个小时,他正在香港艺术馆捐父亲的画。他明天才能回来” 他在哭泣中挂断了电话。 深夜的噩耗,把我悲泣的心片片撕碎。 一 我恍惚看到:西子湖畔,吴冠中先生弃理工投艺海,驾起苦舟在东西方文化艺术的海洋苦苦寻觅,从东方到西方,又从西方回到东方,把理想的种子买进苦难的故土的情景;继而又看到瘦小、一身钢精铁骨的他背着画箱,在长江两岸崇山峻岭和黄河岸边的黄土高原孤苦伶仃探寻的背影。。。。忽而又看到“荼”白首起舞,拿着画笔在画布和宣纸上挥舞的惊恐与快乐神情。突然,他转过身来“面对众生”,我又看到一颗激烈跳动、鲜活的心。。。。我似乎又听到他说:“我讲真话,不讲假话。讲假话,死了也不会安宁的”。难到他真的安心地走了? 这是深夜的噩梦、梦呓?它一定是虚幻一梦,不是现实。也许到了清晨,阳光再洒照在先生的面庞,我们再见到他,这不幸就是荒诞的一梦。 上世纪六十年代他受到肝炎病魔的肆虐,但他要艺术不要命,旺盛的生命力和如火如荼的创造力击退了病魔。“艺术的亡命徒”,让病魔望而生畏。那是一次涅槃。从此他进入了永恒的诗意境界,创作了无数的生命诗意作品,他健康的活着,愉快地创作着。 2003、04年那次,病魔又缠上了他,也是在这所医院查出了肝癌,那次也很严重,医院按程序发出病情重危的通知,甚至吴先生还特意将我和刘巨德老师喊到医院留下遗嘱:“他的作品和身后的一切事都由长子吴可雨全权处理。他有思想、有能力、有水平,他会将我的这些作品安排到应该去的地方.,他会将这些作品献给人民的。我的画不是儿孙的遗产,只有房屋归他们继承。其他人是不能有任何处置权的。你们两人作证。”他心系人民的情怀和旺盛的创造力再次唤起他的“生之欲”。他的病情发生了奇迹。阳光的正气击退了病魔的阴霾,死神望而却步。2005年他在上海美术馆拉开捐赠自己作品的序幕,开始把自己的作品无私捐献给人民。这无私无畏的境界,心系人民的欢乐和幸福,让病魔退却了,他又获得了新生,从此他又开出了一片自己的新天地——“汉字田园”。 二 难道这次他的意志衰退,心力不济,激情的热血被艺术女神的诱惑耗尽,屈服了病魔和死神,真的走到了他艺术人生的最后一站吗?我不敢相信,我也不相信。 冠中先生的生命力是多么顽强!三月间,我和刘巨德老师去向他报告成立“清华大学吴冠中艺术研究中心”的筹备事宜,并与他讨论他捐赠自己的作品《长江万里图》拍卖所港币,在清华大学设立“吴冠中艺术与科学创新奖

文档评论(0)

136****37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